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会员风采 | 刘迪生——万物有情皆是爱



万物有情皆是爱

文 | 陈剑晖

摆在案头的,是一本叫《桃江流浪到天河》的散文集。作者刘迪生,是一位杂志主编、知名报告文学家,著有《大河之魂:冼星海和他的非常岁月》《南国高原:徐克成和他的医学世界》《钢铁生命:国家一级荣誉军人张祖坤的非凡人生》《点亮生命:志愿者赵广军感动中国》《南粤琴韵:澳门大学新校区建设纪实》《北回归线上的彩虹》等多部纪实文学。这些作品,有的获全国“百种优秀青春读物”奖、“全国书刊优秀畅销品种”奖、中国传记文学奖、广东鲁迅文学艺术奖;有的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有的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家新闻出版署推荐为100本好书之一,并列入全国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可谓主旋律嘹亮,多样化生动,时代色彩鲜明,正是这些因素,使刘迪生成为广东报告文学界的获奖专业户。

不过他的散文集《桃江流浪到天河》却另有一番风采和意趣。这里没有黄河的奔腾咆哮与悲怆,没有历经淬火的钢铁生命,更像是委婉抒情的小夜曲。这是刘迪生面向大地的歌吟,是他对南国都市发自内心的倾诉,而在诗性倾诉的调子里,我感受到一种爱,一种包容万事万物的大爱。是的,“爱”是刘迪生这本散文集的底色和基调,也是他的作品能够打动人心的内在魅力之所在。

刘迪生是客家人。他从粤北来到广州求学,而后毕业分配到广州从化工作,最终扎根天河。在从化,他一待就是10年。他做过美工、秘书、导游、摄影师、工程技术员、公务员、新闻工作者。但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改变不了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集子中的《我深爱的这片土地》《北回归线上的一墨醒笔》《草木情怀天地知》等作品,就是唱给他的“第二故乡”从化的恋歌。在这片留下他的足印、渗透着他的情感、烙下他的精神印记的土地上,他贪婪地汲取着色彩斑斓的岭南文化和最具时代质感的快乐,感受着城市新兴区域的市影尘声,陶醉于北回归线上温泉的美妙神韵,倾听着流溪河温柔恬静的吟唱……对于刘迪生来说,“从化,每一滴水珠都珍藏着一段美丽的故事,每一片树叶都谱写着一段动听的音符;每一朵花儿都蕴含着一段痴情的缠绵,每一块砖瓦都见证着一段沧桑的历史。”而当他来到位于南方大都市广州中心地带的天河,他既震惊于现代大都市的潋滟与润泽、锦绣与繁华,忘情于滔滔天河浪,滚滚珠江潮。对于北京路步行街、天河花市、黄埔古港、十三行、沙湾古镇等现代街市和文化遗存,刘迪生更是一咏三叹、流连忘返,为作为这座城市的一分子,作为一个广州人而自豪。因为在这里他寻找到了他的根,获得了他的爱。

从刘迪生的散文中,我读到了他创作中一种可贵的品质。这就是悲悯与爱。首先,他爱家乡、爱土地、爱国家。其次,他爱亲人、爱朋友、爱同事,悲悯同情一切弱小的事物。最后,是热爱大自然,爱大地上的一棵树、一朵花,甚至是一块石头。我将刘迪生散文中的这种爱,理解为“人道”与“天道”的和谐共处,相生相长的大爱。这种天地万物皆有情、皆有大爱的写作,有着丰富的内涵与特色:一是写作者必须尊重常识,着眼于天地自然之道。因为人是天地自然中的一个微粒,他的生命是大自然赋予的,所以人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应有敬畏之心,不能“无法无天”,无视天地自然的常识与规律,以及其对“人”的制约与规范。二是强调“体悟”与“诗心”。因万物皆有性灵,天地大美而不言,这就要求人面对自然世界,不能靠逻辑推理,而应以“心有灵犀”的会心体悟,同时通过诗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秘密和生命力,并将这种生命力与自身的生命,与人间的大爱融通起来。三是在强调“人道”与“天道”相融合时,要重视“人心”的培育,因为只有将“人心”安放进大自然中,人的“心灯”才能够清澈明亮,才能随遇而安,真正感受到“他乡是故乡”,时时处于悠然自得和怡然自乐的幸福快乐之中。这样的见解,其实就是国学大师钱穆说的天地人间有“大生命”和“小生命”。宇宙自然是大生命,它包罗万象,广大悠久;而小生命乃人类个体的生命,它既微小,又短暂。因此,小生命惟有溶进自然的大生命中,即心与神、与物合而为一,这样才能达到“心之大解放”,才有“心之大安顿”。

因为心中有大爱,所以一方面时怀向善向美之心;一方面又懂得感恩,懂得如何去护卫生命中的尊严,这是刘迪生散文可贵的另一面。由于有爱,刘迪生的散文不但有情,而且他的情既深且真。在这方面,这本《桃江流浪到天河》为当下的散文创作提供了一个值得思考和借鉴的样本。


(作者系著名文艺评论家、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文学思想研究中心资深特聘教授)


                                               

                                                  作家介绍

图片

  刘迪生,著名传记作家,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重大典型事迹报告团撰稿人、广东省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广东重大现实和历史题材签约作家、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兼职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现任广东省侨联《华夏》杂志社总编辑。著有长篇传记文学《钟南山传》《大河之魂:冼星海和他的非常岁月》《南国高原:徐克成和他的医学世界》《钢铁生命:国家一级荣誉军人张祖坤的非凡人生》《点亮生命:志愿者赵广军感动中国》《南粤琴韵:澳门大学新校区建设纪实》《北回归线上的彩虹》《超越新闻——抗冰雪灾害中的广州传媒》(主笔之一)《超越新闻——抗震救灾中的广州传媒》(主笔之一)等多部。曾获全国“百种优秀青春读物”奖、“全国书刊优秀畅销品种”奖、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长篇)、广东鲁迅文学艺术奖、连续四届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纪实文学《点亮生命:志愿者赵广军感动中国》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推荐为100本好书之一,并列入全国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

                                               


                                                 作品一览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