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传记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2012年10月 中国 韩城 《史记•留侯世家》的历史解析 杨波 论文摘要:本文按照《史记•留侯世家》所记载的史实,结合《高祖本纪》、《秦始皇本纪》、《太史公自序》、《历史年表》的相关内容,对留侯张良的一生进行了历史解析,突出了他传奇性的人生经历,抓住了一个“奇”字,贯穿全文,使整篇论文浑然一体,特色鲜明。全文分为四个部分:一、奇人:勇击始皇。张良出身于韩国的贵族,当韩国被秦国灭亡之后,张良蓄意报仇。当秦始皇巡游东方时,张良和大力士在博浪沙中进行了突然袭击,用大铁锤击中了副车,天下振动。明朝人陈仁锡对此拍案叫绝:“子房一椎,宇宙生色!”二、奇事:圯上赠书。张良隐居下邳时发生了一件奇事,遇到了黄石公,被授予了《太公兵法》。这件奇遇改变了张良的一生,使他由一位刺客、游侠改头换面、脱胎换骨变成了一位智者、一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帝王师”。三、奇谋:运筹帷幄。汉高祖刘邦在总结成功经验时,心悦诚服地承认:“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在刘邦打天下、坐天下的过程中,因势利导,巧于谋划,为刘邦解决了许多至关重要的大问题。四、奇计:商山四皓。刘邦晚年一度想废掉太子,这关系到刚刚建立的新兴王朝的稳定。为了阻止刘邦这样做,张良建议让太子请德高望重的商山四皓来辅佐他,当这四人来到太子身边,刘邦认为太子羽翼已丰满,便打消了原来的想法。总之,留侯张良的一生总是与稀奇古怪的事情相关联,他神秘莫测、进退自如,颇富传奇色彩。 关键词:《史记》; 张良 ;传奇.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1]汉高祖刘邦的这句对留侯张良的评价,奠定了张良“帝王师”的地位,与汉初另外二杰萧何、韩信相比,张良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奇”。张良一生的事迹都笼罩着浓厚的传奇色彩,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解析张良奇特的人生际遇。 一、 奇人:勇击始皇 在《史记•留侯世家》中,张良的第一次出场就显得光彩照人、不同凡响。张良是以一个复仇者的身份登场的。张良的祖先是韩国人,祖父、父亲“五世相韩”。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元年),张良的父亲平去世。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秦国“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2]。这时候,张良“年少,未宦事韩”。由此可见,韩亡时,张良尚未成年,未做官,结合20年前张良的父亲已去世,可以断定,张良要么是在他父亲去世前刚出生要么就是遗腹子。因而张良应当出生在公元前250年。 韩亡之时,张良家较为富裕,但是他节省一切开支,来寻求刺客,刺杀秦始皇,为韩国报仇。张良曾经到淮阳学过礼,又到辽东拜访过沧海君。并在辽东找到了一位大力士,此人手持重达120斤的大铁锤。当秦始皇往东方巡游时,张良与这位大力士在博浪沙中对秦始皇进行了突然袭击,结果误中了副车。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218年,《秦始皇本纪》写道:“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浪沙中,为盗所惊。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于是张良只好改名换姓,逃到了下邳隐藏起来。 张良在晚年对刺杀秦始皇仍然津津乐道,认为自己“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3]”。那时的张良虽然年轻,只有32岁,但是气量恢弘。在刺杀秦始皇的事迹中,其破釜沉舟的决心和意志、一往无前的胆量和勇气,,令人叹为观止。难怪明人陈仁锡拍案叫绝:“子房一椎,宇宙生色!”张良刺杀失败,能够全身而退,飘然隐居下邳,真是奇中又奇。明人陵稚隆在《史记评林》一书中引刘辰翁的话说:“从仓海君得力士已怪,百二十斤锥举于旷野之中,而正中副车,虽架炮不能也。大索甚急,良非独自免,并隐力士,此大怪事。”怪者,奇也,张良真乃奇人也! 二、奇事:圯上赠书 公元前218年后的某一天,张良闲着无事,在下邳的桥上散步。这时有一位穿着粗麻布短衣的老人走到张良跟前,故意把自己的鞋子甩到了桥下,转头对张良说:“年轻人,下去把鞋给我捡起来!”张良听后大惊,起初很生气,但他看到是一位老人,便强忍怒气,到桥下把鞋捡了上来。老人把脚一伸说:“给我穿上!”张良心想既然已经给他捡上来了,那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下来给老人穿好鞋。老人心安理得地让张良穿好鞋,笑呵呵地走了。张良很吃惊,目送老人离去,觉得匪夷所思。正思量着,老人又返回来了,对张良说:“年轻人,很有培养前途。五天后的黎明,我们就在这儿会面。”张良觉得很奇怪,跪下来答道:“好的。” 五天之后,张良应约前往,老人已经先到了。老人生气地对张良说:“与老人约会,为什么迟到?”说完便离去,并说:“再过五天早点来。”到了第五天,鸡刚叫,张良就赶到那里,结果老人已经先到了。老人更生气地说:“又迟到了,怎么回事?”让他五天后再来。这一次,还不到半夜,张良就来到桥上等着。过了一会儿,老人来了,高兴地说:“理当如此!”于是拿出一编竹简交给张良说:“熟读这部书,便可以成为帝王之师。十年之后,你将出世,辅佐帝王。十三年后,你将在济北见到我,我就是谷城山下的一块黄石。”说罢离去,再也没说别的话,从此张良再也没有见到他。等到天亮,张良一看这部书,原来是《太公兵法》。于是张良奉为珍宝,经常研究诵读。 在《史记•留侯世家》的后文交待了“黄石”老人的线索:“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司马迁在《留侯世家•赞》中发表评论说:“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司马迁认为学者们不相信鬼神,但却认为有灵物。所以他觉得“圯上赠书”是一件神奇的事。同是汉朝人的王充认为:“夫物未死,精神依倚形体,故能变化,与人交通。”[4]看来持“有灵物”这种观点的人在汉朝是较为普遍的。到了宋朝,苏轼有了新观点,他认为:“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安知其非秦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5]苏轼不认同“黄石”老人是个灵物,而是认为他是秦末的隐士。 “圯上赠书”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众说纷纭,所有人都觉得这件事怪,这件事奇,但是有一点可以断定,这一时期是张良人生的大转折,张良由一位刺客、游侠改头换面、脱胎换骨变成了一位智者、一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帝王师”。 那么,是否真有一部《太公兵法》呢?在《汉书•艺文志》中,所列的“兵书”的目录中没有《太公兵法》,却在“道家者流”的目录中有一部《太公》。班固认为《太公》不是一部兵书,而是一部道家的书,是“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6]。这部书所探讨的是古往今来兴衰成败存亡祸福的历史事实,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提出道家所主张知本守雌,以弱胜强的帝王之术。这与“黄石”老人所说熟读此书便可成为“王者师”,是完全吻合的。 三、奇谋:运筹帷幄 “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作《留侯世家》第二十五。”[7]司马迁对张良的谋略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一是“人皆知我胜之形,而莫知我所以制胜之形[8]”,谋略之巧妙,无与伦比;二是功成之时,了无痕迹,如同孙子所言:“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三是解决问题于萌芽状态,“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9]”,避免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以至于一发而不可收拾。 公元前209年,陈涉起兵,轰轰烈烈的反秦战争拉开了序幕。张良也结束了长达十年的“任侠”生活,召集了一百多名年轻人起来反秦。 公元前208年,张良遇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物——沛公刘邦。这一年,张良42岁,刘邦48岁,君臣际遇,天作之合。张良研究《太公兵法》多年,早已满腹谋略,以待施展。于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刘邦如何应答呢?原来刘邦也是天纵奇才,悟性极高,连声道好,“常用其策”。张良在此以前,也给他人出过谋献过计,但是他们都无法领会。相较之下,张良不由得不由衷地感叹:“沛公殆天授!”张良多谋,凡事深思熟虑,言必有中;刘邦善断,一旦听到合理意见,便能立刻付诸实施,因而二人珠联璧合,形成绝配,在秦汉之际的历史大变局中演绎着一幕幕精彩绝伦的人间英雄剧,至今仍令人惊叹不已! 张良“运筹帷幄”主要体现在以下历史事件上: 1、“利啖秦将,旋破峣关,汉以是先入关。”(《黄氏日钞》,下同)公元前206年,张良和刘邦一道向南攻下了宛城,接着向西挺进,攻下了武关。张良用财宝引诱镇守峣关的秦将,然后突袭峣关,一举拿下峣关,接着乘胜追击到蓝田,胜利进入了咸阳。 2、“劝还霸上,固要项伯,以是脱鸿门。”公元前206年,刘邦进入了咸阳。刘邦看到宫室里声色狗马、奇珍异宝、美女如云,便想住下不走了。在樊哙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张良晓以大义,陈以利害,终于说服刘邦,还军霸上。这时候,项羽的大军也来到了鸿门,想进击刘邦。由于“项伯常杀人,从良匿”,与张良私交甚好,便连夜跑到刘邦的军营去见张良,想叫张良离开。张良向刘邦献策,结好项伯,并约定第二天到鸿门会见项羽,这便是著名的“鸿门宴”。 3、“烧绝栈道,激项攻齐,汉以是还定三秦。”公元前206年,刘邦被封为汉王。张良要回到韩国去。张良临行前向刘邦献计,为了麻痹项羽,表示天下无还心,建议烧掉栈道,刘邦欣然应允。张良又见到项羽,说明刘邦栈道已烧,无还心,并拿出齐王田荣的反书,项羽不再防备刘邦,而领兵攻打齐国去了。张良因韩王被项羽杀害,便抄小路投奔了刘邦,这时候刘邦已经卷土重来,收复了关中。刘邦封张良为成信侯。 4、“败于彭城,则劝连布、越;将立六国,则借箸销印。”公元前205年,刘邦乘项羽北攻齐之际,占领了彭城,后来又被项羽回师打败。在他们西逃到下邑时,张良再次向刘邦献策,联合黥布、彭越,依靠韩信,就能够打败项羽。公元前204年,刘邦的谋臣郦食其建议刻印封六国之后,刘邦同意了。这时候张良正好来见刘邦听到了事情原委,用筷子一一摆给刘邦看,说明封六国之后的“八不可”。于是刘邦收回了成命。 5、“韩信称王,则蹑足就封,此汉所以卒取天下。”公元前203年,韩信灭掉齐国后,想要自立为齐王,刘邦很生气,张良劝住了他,刘邦于是派张良带着印信去封韩信做了齐王。这为刘邦最终打败项羽,夺取天下,奠定了基础。 6、“劝封雍齿,销变未形;劝都关中,垂安后世。”公元前201年刘邦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人一起受封。其余人等互相攀比,日夜争吵不休,直闹得刘邦分封不下去了,甚至有的将领私下里商量造反。事态很严重,张良建议先封与刘邦有旧怨的雍齿,来安定人心,刘邦照做,果然奏效。刘敬劝说刘邦定都关中,刘邦迟疑不决。张良把定都关中的利弊得失讲明白之后,刘邦当天就西行建都关中了。 在刘邦夺取天下的历史进程中,张良总是因势利导,巧于谋划,刘邦总是言听计从,礼遇有加。张良的行为和计谋处处彰显道家的智慧,“考其生平,居得为之地,而无田宅之好,无声色之嗜。及其经营天下,则如行所无事者,谁能及之哉?太史公称曰:‘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斯观其深矣,安得不令汉高心折也乎![10]” 四、奇计:商山四皓 刘邦晚年想废掉太子刘盈(吕后的儿子),改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大臣们劝阻无效。吕后荒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有人向吕后推荐张良,说张良最善于出谋划策,刘邦最信任他。吕后便派自己的哥哥建成侯吕释之去请张良出面。 吕释之对张良说:“您是皇上的亲信谋臣,现在皇上想要更换太子,您岂能高枕而卧?”张良起初推辞,但是吕释之恳求他出个主意。张良说:“这种事,空口劝是不行的。皇上有四个一直想请而至今请不到的人,这四个人年纪都大了,他们讨厌皇上的傲慢无礼,宁愿逃到深山里躲起来,也不愿做汉朝的子民。但是皇上一直对这四个人很崇敬。现在您如果能够不吝惜金银财宝,多多地带着礼物,让太子写上一封信,言词要谦恭,安排好舒适的车子,派一个会说话的人去请他们,我估计他们是会来的。如果来了,叫他们充当太子的宾客,经常跟随太子上朝,故意让皇上看到他们。这样皇上感到奇怪,就会问他们。一问是他们,皇上知道他们德高望重,这对太子将是一种很大的帮助。”于是吕后就让吕释之派人带着厚礼和太子的书信,谦恭地去请这四个人。四人请来后,先住在吕释之家里。 公元前196年,黥布造反。刘邦当时有病,想让太子率兵前去征讨。“商山四皓”认为“太子将兵,有功则位不益太子;无功还,则从此受祸矣“,建议吕后向刘邦哭诉,让刘邦带病亲征,刘邦只好答应。张良在送刘邦的途中,进言道:“应该任命太子为统帅,让他留守后方监督节制关中的军队。”刘邦答应了,说:“您虽有病,也请您勉为其难替我照顾太子吧。”因为当时叔孙通已经是太傅,所以刘邦遂命张良代理少傅的职务。 公元前195年,刘邦打败黥布从前线回来,病情加重,越发想更换太子。张良劝说无效,遂推说有病,不问政事。有一次,宫里摆酒宴,太子侍候,“商山四皓”跟从太子,年龄都在八十以外,须眉皓白,衣冠甚伟。刘邦很奇怪,当他得知是对自己避而不见的“商山四皓”时,觉得太子的羽翼已经丰满,不再更换太子了。 前人对“商山四皓”的真实性曾提出过质疑,“果于隐者必不出,谓隐而出焉,必其非隐者也。《世家》谓留侯招四皓为太子辅。余疑非真四皓也,乃子房为之也。夫四人遁世已久,形容状貌,人皆不识之矣,故子房于吕泽劫计之时,阴与筹度,取他人之眉须皓白者,伟其衣冠,以诬高帝,此又不可知也。[11]”认为“商山四皓”是张良的移花接木。《读史漫录》认为“《通鉴》不载四皓事,极有识见。盖子房调护太子,自有方略,不假此也。如请以太子为将,监国中兵,此子房之略,其计深矣。” “商山四皓”不论实情如何,但是作为张良所献的奇计,客观上取得了奇效。使刘邦没有更换太子,正如黄震所言:“劝迎四皓,卒定太子,又所以维持汉室于天下既得之后。凡良一谋一画,无不系汉得失安危,良又三杰之冠也哉!”[12] 结语:公元前187年,张良去世,朝廷谥之为“文成侯”。张良终其一生与“奇”字相始终,进退自如,谱写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篇章。后人多因其事奇而怀疑其真实性,同样作为大历史学家的班固对此作出了回答,他评论《史记》是“实录”,“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13]天下之事,无奇不有,大可不必少见多怪。另外,作为“帝王师”,张良保持了应有的自尊,刘邦不主动请教则不说;也保持了应有的自重,从不邀功请赏,贪图富贵,为“帝王师”做出了表率。
[1] 《史记•高祖本纪》。 [2] 《史记•秦始皇本纪》。 [3] 《史记•留侯世家》 [4] 《论衡•论死》。 [5] 《苏东坡全集•留侯论》。 [6] 《汉书•艺文志》。 [7] 《史记•太史公自序》。 [8] 《孙子兵法•虚实篇》。 [9]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10] 《史记会注考证》引清代林伯桐语。 [11] 《史记评林》引王守仁。 [12] 《黄氏日抄》。 [13] 《汉书•司马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