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传记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2012年10月 中国 韩城 《史记》前无古人,后唤来者 王幅明
论文摘要:司马迁是中国正史与传记文学的开山人,其传世之作《史记》,既是中国纪传体正史与传记文学的奠基之作,又是其巅峰之作。两千多年来,对中国史学及传记文学传统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主流思想史,郡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要想深入了解《史记》,进入《史记》的堂奥,有两篇司马迁的文章不可不读,一篇是《史记》最后一卷《太史公自序》,另一篇是收入《汉书·司马迁传》中的《报任少卿书》。 《太史公自序》,既是《史记》全书的导读,又是太史公司马迁的传记,与其他六十九列传统一。《报任少卿书》成为司马迁后续传记的重要内容,回答了《太史公自序》里没有说清的问题,使司马迁的形象更加血肉丰满。有助于我们更深地理解《史记》的立意。 司马迁撰《史记》,既有超越前人的雄心大态,又有明确的历史哲学观作指导:“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中,“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即探究天人关系、通晓古今变化的主旨。它集中地反映了司马迁历史哲学思想的精髓。所谓“一家之言”,是指它的独创性,明显区别于同类著作,有突出的个性化特色。 我们首先应该继承的是《史记》客观的“实录精神”。其次要继承的是史家或传记作家的历史使命感。超越是困难的。它需要时代和环境的因素,同样需要杰出的个人因素。 一、开山与巅峰之作 司马迁是中国正史与传记文学的开山人,其传世之作《史记》,既是中国纪传体正史与传记文学的奠基之作,又是其巅峰之作。两千多年来,对中国史学及传记文学传统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主流思想史,郡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无人能出其右者。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之,司马迁成为中国古代当之无傀的伟大历史家、文学家、思想家。自汉代始,历代名人对司马迁及《史记》,一直赞语不绝。 汉代研究《史记》的名家当推扬雄和班固。扬雄在《法言》一书中写道:“太史迁,曰实录”。“子长多爱,爱奇也。”班固是汉代系统评论司马迁的第一人。《汉书》中有《司马迁传》。班固在赞语中说:“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状况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他们二人都赞服司马迁的“实录”精神。 唐代研究《史记》成就最大者当推韩愈、柳宗元。韩、柳肯定了《史记》一书的文学价值,奠定了司马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韩愈十分推崇司马迁的文学才华。他说:“汉朝人莫不能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杨雄之为最。”他认为司马迁作品的风格是“雄深雅健”。《史记》成为韩愈作文的样本。柳宗元认为《史记》文章写得朴素凝炼、简洁利落,无枝蔓之疾;浑然天;或龙腾虎跃,千军万马。司马迁世家龙门,念神禹立大功;西使巴蜀,跨剑阁之鸟道;彷徨齐鲁,睹天子之遗风。所以,天地之间,万物之变,可惊可愕,可以娱心,使人忧,使人悲者,子长尽取为文章,因而子长的文章变化无穷。南宋史学家郑樵认为:诸子百家,空言著书,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 宋人赞司马迁,其著名者为马存赞司马迁的壮游和郑樵赞司马迁的五体结构。 马存认为司马迁平生喜游,足迹不肯一日休。司马迁壮游不是一般的旅游,而是尽天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所以他的文章或为狂澜惊涛,奔放浩荡;或为洞庭之波,深沉含蓄;或春妆如浓,靡蔓绰约历代实迹,无所纪系。而司马迁父子世司典籍,工于制作,上自黄帝,下迄秦汉,勒成一书,分为五体: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蓍人。使百代而下,史家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易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书。可见郑樵对《史记》评价之高。 明代李贽主张著史要发自“童心”,他解释所谓“童心者,真心也”。他认为只有用“童心”著史才能真正做到不朽。他推崇司马迁,是因司马迁写史完全出于真心。李贽认为《史记》是司马迁“兴于有感而志不容已”,“情有所激而词不容缓”的作品。他对班彪、班固父子以正统史观非议司马迁,不以为然,认为班氏父子所讥者“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等,正是司马迁不朽之处。《史记》所以能取得后人“终不可追”的伟大成就,正在于直道“吾心之言”,不掺虚情假意,“为一人之独见”,而不是专“以圣人是非为是非”。他赞赏《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一。提出了“劝善惩恶,正言直笔”的著史原则。 明清之际,金圣叹把《史记》作为“六才子书”之一,评论《史记》序赞九十多篇。他在评《水浒传》、《西厢记》中多次赞扬司马迁,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他说:“隐忍以就功名,为史公一生之心。”在评《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司马迁“借他二人生平,作我一片眼泪。”金圣叹可谓司马迁的知音。他对《史记》与小说关系的探讨独树一帜。“《水浒传》方法即从《史记》出来”,“《水浒传》一个人出来,分明是一篇列传。”清人张竹波更直言:“《金瓶梅》是一部《史记》。”可见《史记》对后世小说写作技巧的广泛影响。 钱谦益在《物斋有学集》中说:“司马氏以命世之才、旷代之识、高视千载,创立《史记》。”他认为司马迁创立的五体结构,成为历代史学家编史的样本,发凡起例之功“炳如日星矣”! 章学诚在史学理论名著《文史通义》中说:“夫史迁绝学,《春秋》之后一人而已。”他认为《史记》一书“范围千古、牢笼百家”,司马迁有卓见绝识之能,《史记》有发凡创例之功。由于司马迁有卓绝千古的识力和笔力,《史记》是“经纬乎天人之际”的一家之言,章学诚俨然比于后无来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专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篇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司马迁的五体结构史学框架,一经创立,即为经典。纵观廿四史,无一例外。赵翼称为“史家之极则”,可谓精当之至。 近人梁启超认为:“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太史公诚史界之造物主也”。梁启超对《史记》评价颇高,认为《史记》实为中国通史之创始者,是一部博谨严著作。他认为:史记之列传,借人以明史;《史记》之行文,叙一人能将其面目活现;《史记》叙事,能剖析条理,缜密而清晰。因此他主张对于《史记》,“凡属学人,必须一读”。鲁迅在《汉文学史纳要》一书中有专篇介绍司马迁。鲁迅认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司马迁写文章“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因而《史记》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的评价成为《史记》评论中引用率最高的不朽名言。 开国领袖毛泽东是《史记》的终生读者,并在阅读后留下多处批注。他说:“像《史记》这样的著作和后来人对它的注释,都很严格、准确。”对其真实性深信不疑。1944年,他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勉励一切革命者克服自私自利思想,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毛泽东对《史记》的评价,从文学评论角度看,就是他肯定司马迁提出的“发愤著书”说。司马迁上承屈原“发愤以抒情”的观点,根据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等事例,总结出许多古代先贤都是在逆境中发愤,终成所成。毛泽东对司马迁的为事业和理想与命运拼搏的精神十分赞 赏,曾多次引用上述名言,教育全党同志要不怕困难,勇于在逆境中振作精神,奋发有为。史学家郭沫若说:“司马迁这位史学大师实在值得我们夸耀,他的一部《史记》不啻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古代的史诗,或者说它是一部历史小说集也可以。”1958年郭沫若在为司马祠题写的碑文中对司马迁有“文章旷代雄”、“功业追尼父”的赞语。史学家翦伯赞说:“中国的历史学之成为一种独立的学问,是从西汉起,这种学问之开山祖师是大史学家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历史学出发点上一座不朽的纪念碑。”他还说:“《史记》虽系纪传体,却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 说《史记》前无古人,是因为它是中国正史与传记文学的开山之作。 正史从其体例的创立到其规范格局的确立,是由《史记》与《汉书》共同完成的。《史记》诞生以前,古史大都以编年为主。孔子作《春秋》,初步确立了编年体史书的雏形。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史书大多采用编年史体。战国时期私家逐步撰成的《左传》,是一部编年体的巨著。《史记》继承先秦时期的史学成果,创造了纪传体史书的表现形式,是中国史学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个部分构成。这五种体例,在先秦史书中都有萌芽,经过司马迁的继承、发展和创造,使它们既各自成为一种规范的表现形式,又进而结合成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整体。这是司马迁的创举。这个创举,反映了司马迁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整 体认识以及表述这种理解和认识的杰出才能。《史记》创立了纪传体史书体裁,这种以多种体例相综合的史书表现形式,对于反映复杂的历史进程来说,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先秦典籍如《春秋》、《左传》、《战国策》、《国语》等,都有关于历史人物生平事迹的记载。而真正使人物传记成为一种独立体裁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在《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以本纪、世家、列传构成人物传记的主体。《史记》以前的中国古代史著作,其中不乏对历史人物的生动描述,但这些历史著作 多采取以记事为主的著述方式,并未确立起为历史人物立传的意识。《史记》首创纪传体的著史格局,通过对社会各个层面历史人物的记述,展现数千年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史记》 所记载的历史上人物从帝王将相到诸子百家以及社会中下层人士,诸如刺客、游侠等,以具体、生动的人物群像来展现历画卷。司马迁开创了传记文学这一独特的写作样式,为无数后继者树立了典范。 说《史记》后无来者,是因为它是中国正史与传记文学的巅峰之作。鉴于它在中国文化史上“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崇高地位,至今无人超越。 二、窥探《史记》的两把钥匙 要想深入了解《史记》,进入《史记》的堂奥,有两篇司马迁的文章不可不读,一篇是《史记》最后一卷(即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另一篇是收入《汉书·司马迁传》中的《报任少卿书》 《太史公自序》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历叙世系和家学渊源,并概括了作者前半生的经历;第二部分利用对话的形式,鲜明地表达了作者撰写《史记》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以《史记》上续孔子的《春秋》,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评价,来抒发作者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表白他以古人身处逆境、发愤著书的事迹自励,终于在遭受宫刑之后,忍辱负重,完成了《史记》这部巨著;第三部分是《史记》一百三十篇的各篇小序。全序规模宏大,文气深沉浩瀚,是《史记》全书的纲领。 书籍的序言,最早是置于书籍末尾的。为书籍的序言而写、以“自序”为题附载于书末的作品,《太史公自序》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的一篇。从这以后,“自序”就作为书籍的序言形式,世代相传。西汉扬雄的《法言》、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均为如此。书籍的序言,本来是用以记叙全书内容、写作原委的,但记叙写作原委时,自然会涉及到作者自身的经历。如果把这一部分抽出来,从自述来历的角度看,也可以当做自传。《太史公自序》里,已包含了这种自传式的内容。它依循时间先后的记叙方法,记述家世、诞生、求学和为宦的经历,具备了自传的基本要素:使得《太史公自序》具有了自传的性质。但以上富于自传意味的部分,在《太史公自序》中,仅占全篇的五分之一。文章的大半篇幅,是记叙《史记》一百三十卷的篇名,各自内容的说明,该卷设立的理由等等。“自序”既然是书籍的序言,就当然应以该书的目录、概要为中心。上面所引的自传性内容,只是用以说明《史记》写作的动机、经过,而不是以自述经历为主要目的。 司马迁为何要在序言里加进自传的内容呢?这是因为,司马迁写作《史记》,有他个人非写不可的重要动机,而且这种情愫必欲倾诉而后快。这就是所谓的“发愤著书”。父亲司马谈留下了写作《史记》的未竟之志,司马迁自己蒙冤受辱,想到古来圣贤著书立说皆出于困境,正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主要动机,他无论如何也要书于竹帛,昭之天下。司马谈身为太史公,却不得参列封禅仪式,忿懑以殁;司马迁卷入李陵之祸,遭受宫刑,忍辱求生;父子两人,都是自己的存在受到社会的全盘否定。不论是司马谈,还是司马迁,迫使他们不得不“发愤”的人物,都是汉武帝。不能参列封禅仪式,是因为汉武帝不批准;对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大发雷霆、下令处死(后减为宫刑)的,也是这个汉武帝。追根寻源,给他们带来深重苦难的罪魁祸首,非汉武帝莫属。尽管如此,《太史公自序》对汉武帝并没有一句明显的怨言。《史记》就是这样,表面上要站在显扬汉王朝鼎盛国威的公开立场,而内心里的写作动机,又实际上导源于汉武帝制造的不幸,显得性质错综复杂。这就使《史记》一书既扑朔难解,又魅力无穷。而回避对最高权力者的指责,是司马迁不得不如此。如果他不采用曲笔,《史记》也许会受到更加难堪的命运! 读者在读《史记》之前,须将《自序》篇熟读,深沉有得,然后可读诸纪、传、世家;读纪、传、世家若不得其解,仍须从《自序》中求得。这实乃司马迁在教人读《史记》的方法。清人牛运震曾评价:“《自序》高古庄重,其中精理微者,更奥衍宏深,一部《史记》精神命脉,俱见于此太史公出格文字。”(《史记评注》) 《报任少卿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字少卿)的一封信,原载《汉书·司马迁传》中,后来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又将它收录进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文选集《文选》里。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之外的一篇不可多得的奇文名篇。与《太史公自序》,是互为表里的姊妹篇,理解《史记》的另一把钥匙。是研究司马迁生活、思想的重要文章。虽然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所不同,《太史公自序》以叙事为主,其中有些话是用了曲笔,或曰司马迁不愿说而不能不说的“假话”,有些地方说得比较隐约,《报任少卿书》由于是私人信件,以抒情为主,虽也有曲笔,但总体上是直抒胸臆,说出了埋藏在心底的血泪之言,抒发了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 书信是回复友人的,而且是友人即将被处决之际。任安写信给司马迁,劝司马迁“推贤进士”。 司马迁的回信首先说明了两点:迟回信,而且到任安死之时才回,可见司马迁内心的隐痛不足与外人道,更不想让当时那些见风使舵的廷臣与“俗人”知道。身为人臣,理当“推贤进士”;然而,一个堂堂男子汉,被宫刑之后,“身残处秽、大质已亏”,刀锯之余,已无意于“荐天下之豪俊”,也不能推荐了。因为如果这么做,自己就成了弄臣,“轻朝廷、羞当时之士”,为人所不齿,自取其辱。 司马迁想过自尽。但他最终选择了苟活。太史公道出了自己“苟合取容”的原因:他与那些贪生怕死的人不同,他之所以遭宫刑,是为李陵辩护。太史公与李陵“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只因为太史公认为李陵为人正直,“与士信,临财廉,取与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大有“国士之风”。司马迁以为李陵的投降实在是不得已,而且必然会重新反戈归汉。他挺身而出,为李陵仗义直言,竟遭宫刑,更可悲的是,宫刑本可以交纳赎金豁免,司马迁两袖清风,无钱可赎,而且交游莫救,无一人为之言。 司马迁之所以与临死之际的任安吐露心中隐痛,只想说明自己不怕死,怕死就不会为李陵说话;更重要的是,自己不能轻易救死,死也应当“死节”,舍身取义。太史公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史公之所以不自决,只因当时《史记》草创未成,“惜其不成,是以就极性而无愠色。” 太史公信末,指出自己乃一家之言,非汉(刘)之言,更非三代之“王官之学”。正因如此,太史公才苟活直至史记杀青,唯有《史记》能让他偿还宫刑之大辱(辱先人、辱己身),从此之后,“虽被万戮”而不悔。 《太史公自序》列入《史记·列传》的第七十篇,既是《史记》全书的导读,又是太史公司马迁的传记,它不是用第一人称,而是第三人称,与其他六十九列传统一。从这一点看,司马迁是在为自已树碑立传。这是他的聪明处。历史已经作出证明,他进入七十列传当之无愧。颇有意味的是,《报任少卿书》收入《汉书·司马迁传》,成为司马迁后续传记的重要内容,回答了《太史公自序》里没有说清的问题,使司马迁的形象更加血肉丰满。而这篇比金砖更沉重的重要文献,有助于我们更深地理解《史记》的立意。 三、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撰《史记》,既有超越前人的雄心大态,又有明确的历史哲学观作指导。《报任安书》中有一段话,对他的历史观和雄心作了精确概括:“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其中,“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即探究天人关系、通晓古今变化的主旨。它集中地反映了司马迁历史哲学思想的精髓。 “究天人之际”即探究天道与人事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司马迁提出这一重大课题,无疑是对先秦以来占统治地位的 天命史观的一个大胆的挑战。司马迁在《史记》中概括了3000年的历史变化,对于天命史观,他不仅提出了自己的怀疑,而且也提出了关于历史变化动因的新认识。中国先民,在殷朝时已经有了至上神存在的观念。这个至上神,起初称为“帝”,大约在殷、周之际的时候称为“天”。殷人心目中的至上神即“帝”或“天”,是有意志的一种人格神,帝能够决定人世间的一切。随着殷朝的灭亡,人们开始对“天命”产生怀疑。“帝”或“天”已不再是人们观念中的公正的、能够主宰人们祸福的至上神了。于是,人们的历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天命史观此时更加受到冷落,有的思想家明确提出了与“天道”相对立的“人事”概念。战国至汉初,关于“人道”的说法就更多了起来。司马迁感到非常地迷惑不解,他说:“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既然天道是大公无私的,经常帮助善人的,可是,古往今来的“善人”和“操行不轨”的人的最终遭遇却并非如此。历史事实足以证明“天道”的荒谬。司马迁对“天道”的批判,已成为他历史观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总结项羽失败的原因在人事方面,绝非天的意志;总结刘邦之所以在楚汉相争中取得胜利,是用人正确。司马迁以其独特的批判眼光,通过具体的历史事实,对“天道”的荒谬,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司马迁提出“究天人之际”,在历史观念的发展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司马迁提出这一重大命题的现实原因,源于董仲舒所宣扬的“天人感应”说。“天人感应”说有个前提,承认天是有意的,承认天象与人事之间是有关系的。在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下,司马迁在天人关系上的观点,表现出矛盾的两个方面。从其思想体系方面看,他接受的是天命论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并试图以这观点来解释社会历史;从其实践方面看,在解释具体的社会历史现象时,他又对这种观点和学说产生了怀疑和动摇,以至批判和否定了天命论和“天人感应”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司马迁能大胆地提出“究天人之际”这一重大问题,充分显示出了这位伟大的史学家的理论勇气。司马迁从历史观念上,同时也在史学实践中,能有意识地突破“天”对个人命运乃至国家兴亡等人事的决定作用的传统观念,并着力阐明人类历史过程是人们自身的活动过程,从而把人类史从神人淆乱的历史中独立出来,是历史学走向独立发展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第一步。司马迁从新的认识高度对“天人关系”在理论上,司马迁承认天意的存在;在实践中,他却发挥了人事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强调了人事发展,还是对于整个历史学的发展,其功绩无疑都是不可磨灭的。 “通古今之变”的目标,是从历史编纂学方面提出的要求,即撰写历史必须反映出历史的发展变化。这是史学家第一次明确了这样的要求和目标。对于推动史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于穷、变、通、久的思想,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由于社会的急骤变化,出现于此时的诸子百家几乎都讲变。《周易,系辞下》对变的思想作了这样的阐述:“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这段话对于历史观念的发展具有十分重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它明确地指出了,社会历史发展必须变;社会历史发展只有通过变,才能“使民不倦”、“使民宜之”。它所阐发的这种关于事物变化的思想,可以说是“通古今之变”思想的渊源。 司马迁以“通古今之变”作撰述《史记》的指导思想之一,明显受《周易》通变思想的影响。“通古今之变”既是司马迁撰述的宗旨之一,也是他的历史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丰富的内涵。通过记述历史人物的活动以反映历史的变化,这是司马迁撰写历史的最基本的方法。具体说来,他首先采用十二本纪的方式,通过以历代帝王为中心的“王迹”盛衰史的描写来通占今之变。接着,采用世家、列传与本纪纵横相连的方法记述历史人物,将古往今来的历史贯通起来,以便从中考察历史的发展变化。司马迁除了写历史人物之外,还通过“表”、“书”等形式反映历史变化。十表,按世系、年代记述五帝、夏、商、周、秦、汉各朝代及诸侯国分合盛衰的过程;八书则分别记述r古今各项制度的变化。在以上五种体例中,最为集中体现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的撰述宗旨的是十表。从他所选择的表述方法中,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他的“通古今之变”的卓越思想。司马迁的《史记》记述了战国、秦汉时期的历史,成为在史学著作中实现通古今之变思想的范本。因此,在中国史学史上,《史记》有“史书通变化”(《文史通义·书教下》)之称,司马迁著《史记》,提出了“通古今之变”的目标,其史学值和认识价值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辉。东汉史学家班彪、班固父子对 贯穿经传,至广博也。”(《后汉书·班彪传》) 有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最终“成一家之言”。所谓“一家之言”,是指它的独创性,明显区别于同类著作,有突出的个性化特色。《史记》的个性化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史记》是一部以人为本位记叙历史的著作,也可以说,是一部独创性的人物传记。《史记》全书虽由五个部分组成,但就全书来看,《本纪》、《世家》和《列传》这三部分是主体。三部分记述方法虽不尽相同,但都是以一个或几 人物为主的传记, 《十表》和《八书》只是为了补充纪传的不足,在全书中属于附录性质的部分。梁启超说《史记》是“以无数个人传记之集合体成一史”(《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史记条》》这几种体例在司马迁之前都已出现过,当时的人只是孤立地在运用它们,而把这各种体裁综合起来,写成一部各体互相补充、配合的完整的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的纪传体的历史著作,则是司马迁伟大的独创。司马迁通过《史记》确立了人在历史演进过程 中的中心位置。这是中国史学上将历史视为人的历史的开端。 二、对历史人物的直接评说。有的评说在传记文字的夹叙夹议中,更多的评说来自各篇篇末的“太史公曰”。 司马迁在评说中注重历史人物在推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司马迁是一位冷静的史学家,他不是全凭个人感情的好恶来判断历史人物的价值,而是从历史进步与发展的角度去肯定人对于历史所起的作用。对于曾经使他遭受奇耻大辱的汉武帝,司马迁仍然以公允的笔法对其历史功绩作了充分的肯 定。司马迁说商鞅 “天资刻薄”,甚至不赞成商鞅以严酷法治为基础的社会改革,但他对商鞅变法为秦国强大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则十分称道。他说:“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史记·秦本纪》)“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于孝公,诸侯毕贺。”(《史记·商君列传》)司马迁的另一个可贵之处,是他所赞赏的人物,不仅有历代圣君贤相、功臣名将,他还注意到了普通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其中有他对陈涉、吴广等反暴秦“豪杰”的肯定和歌颂,对先秦“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描述,对爱国英雄人物的热情赞扬, 对各界下层社会的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所出的贡献给予首肯。司马迁的精彩评说,尤如画龙点睛,史笔之妙,尽在其中。 三、别具一格的文学传记。《史记》的文学成就,使它成为史学界和文学界都引为家珍的传世著作。它的文学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打破以往平铺直叙的史笔,语言口语化、通俗化、个性化,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跃然纸上。高超的讽剌艺术。书中的最大的讽刺对象,是当政的汉代,尤其集中在汉武帝,用的方法却是指秦骂汉。他善达难言之隐。他的,如叙到本意必须就全书推求而得,仅看表面文章,难以得其真意。这也是《史记》一书的难读之处。还有一点,细腻的心理描写。这既是成就,又引来不少非议。有些心理描写有明显的作者主观色彩,对于人物的褒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继承与超越 《史记》诞生于汉代盛世。它是伟大时代与个人创造性劳动相结合的产物。盛世修史。我们适逢千载难遇的盛世。历史呼唤无愧于伟大时代能够超越《史记》的伟大史学传记的诞生! 超越源于继承。没有继承,何谈超越? 我们首先应该继承的是《史记》客观的“实录精神”。《史记》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因其创例发凡、卓见绝识而不朽,更因其所呈现出来的精神而不朽。后人对这种精神概括为 “实录精神”,“求实精神”或曰“司马迁精神”。这一精神铸就了中国史学的风貌,塑造了中国史家的灵魂。 其次要继承的是史家或传记作家的历史使命感。司马迁的历史使命感受惠于《春秋》,又超越了《春秋》。他认为史学应该探究历史发展的法则,辨别各种人事活动;对于各种复杂的历史现象,史家的责任是辨别是非,分清善恶,扬善抑恶,总结历史经验,引导社会进步。在史学和传记文学中追求历史的真实,是中国史学和传记文学的优良传统。孔子撰《春秋》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司马迁撰《史记》则不为尊者讳。一篇《孔子世家》如同一首伟大人格的赞美诗,即便如此,司马迁并没有忘记指出孔子对管仲评价的不公以及孔子著《春秋》的不足之处。对于当代天子汉武帝,司马迁也是以不为尊者讳的态度,实录其事,他充分肯定了汉武帝的历史功绩,同时又严厉指斥汉武帝穷兵黩武、好大喜功、迷信鬼神、轻用民力、实行暴政等方面的问题。在汉初,统治者几乎异口同声地谴责秦的暴虐,根本看不到它的历史功绩。就连贾谊这样对秦亡的原因作过比较深刻论述的学者,也不免持这种片面的见解。而司马迁则充分肯定了秦精神,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悲夫!”(《史记·六国年表》)司马迁并不否认秦的暴政,但他所肯定的是秦的统一所带来的社会历史的发展。“实录”所追求的历史真实不局限于对于诸侯、大夫个人违礼行为的记录,而把追求真实地揭示历史过程视为其本质内涵。当然,我们也应指出,出于黄老和儒家史观,司马迁对一些历史人物作出的道德评价有失公允。如司马迁评商鞅为“天资刻薄”。倘若我们的目光仅仅落在司马迁对人物道德品性的善恶评论上,那么就会影响对人在历史作用上的本质评价。 超越是困难的。它需要时代和环境的因素,同样需要杰出的个人因素。《史记》向后人发出了呼唤“述往事,思来者”,时代向每一位有志者发出了呼唤。值得庆幸的是,无论是时代因素,还是个人处境,我们都优于司马迁。至少我们无需在极度屈辱中发愤著书。但是,由于多年来形成的人为的禁忌,我们连应该继承的历史传统都很难做到。不少传记作品依然存在“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缺乏客观的“实录精神”。或过于褒,或过于贬。作者不能站在历史发展趋势的高度评价历史人物。关键的问题是,司马迁崇高的思想境界及他所做的占有资抖和踏破铁鞋的采访之功,我们是否具备?他为了忠于职业道德,甘愿将作品藏之南山死后出版的精神,我们是否具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