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评鉴 | 张骞与司马迁的双重融合——《杨尚昆回忆录》评鉴


张骞与司马迁的双重融合

   ——《杨尚昆回忆录》评鉴

【点评人简介】

胡一峰,法学博士,文史学者。


【出版社信息】

杨尚昆:《杨尚昆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376页。


【作者简介】

杨尚昆,生于1907年,四川潼南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1998年9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作品简介】

本书是杨尚昆1995年开始酝酿撰写的。1997年5月,经中央批准,中央文献研究室协助杨尚昆完成这项工作。杨尚昆高度重视回忆录撰写工作,同身边工作人员和原中央办公厅的几位老同志一起做了不少准备,先后进行了几十次谈话,详细地回顾他的生平和经历过的重大历史事件,谈了许多自己的看法,并对整理出来的初稿认真提出修改意见。1998年9月,杨尚昆逝世,建国前部分的回忆录已基本完稿。回忆录的其它部分,则由于杨尚昆病情突然恶化而去世,原计划口述的“中办二十年”、“文革”后复出及协助邓小平整顿军队等内容均难以完成。为了便于读者全面了解杨尚昆一生事迹,本书附录有《杨尚昆生平纪事》。


【作品点评】

李济和蒋廷黻,都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两人曾有一次有趣的对话。李济问:“廷黻,照你看是创造历史给你精神上的快乐多,还是写历史给你精神上的快乐多?”蒋廷黻没有回答,而是反问李济:“济之,现在到底是知道司马迁的人多,还是知道张骞的人多?”应该说,这个历史学家的哑谜在《杨尚昆回忆录》中得到了很好的解答。当代中国高层政治人物撰写回忆录的不多,杨尚昆是其中一位,这也使他的这本回忆录对于理解历史具有了一份独特的意义。在《杨尚昆回忆录》中,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位革命者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严谨的治史精神。

细读这份回忆录,既能读到杨尚昆以亲历者身份所揭示的一些不为人知的史事,更能得到杨尚昆作为一个过来人所独具的史识。1936年12月12日,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谏”,扣留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史称“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是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件大事。事变和平解决,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西安事变之所以能和平解决,又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有密切关系。杨尚昆以亲历者身份留下的回忆,为后人深刻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宝贵材料。“九一八”事变后,根据蒋介石不许抵抗的命令,张学良率领东北军从东三省退到关内。他同日本人有国仇家恨,有较强的抗日愿望,因而对“剿共”并不积极。杨虎城更是早就同共产党有联系,有抗日救国的强烈要求,对“剿共”也不积极。中央一到陕北,就十分重视对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工作。尤其是对东北军的俘虏,给他们讲东北沦陷后的情况,演文娱节目,唱《流浪三部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等歌曲。生活上则优待他们,派人同他们谈心。这些东北军俘虏的觉悟提高得很快,不少人参加了共产党后,又被派回东北军。这样党在东北军中的政治影响不断扩大。杨虎城是陕西地方实力派的首领,党对西北军杨虎城的工作也很见成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张学良的关系已经搞得很好了。中央派叶剑英为代表到西安去同张学良保持联系。有一次叶剑英回来汇报,谈到张学良曾说,他想不让蒋介石在西北留这么多兵,张在说这话时还无意间露出一句:“必要时进行兵谏。”杨尚昆说,听了这话,他当时觉得有点惊讶,但当时没想到他真会把蒋介石抓起来。应该说,杨尚昆的回忆,既让人体会到西安事变发生的必然性,又从一个侧面佐证了西安事变发生的突然性,从而加深了后人对这段历史以及历史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的理解和体悟。

在回忆录撰写过程中,杨尚昆坚持了严谨客观的历史精神,他提出,回忆录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不能把自己说得太好,也不能说得不好,要尊重事实。只讲“过五关斩六将”,不讲“走麦城”,不足为训。因此,杨尚昆的回忆录不但没有回避有争议的历史问题,反而通过讲清历史的方法,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比如,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但对于这次战役的评价,历来就有争论。杨尚昆当时是北方局书记。对这一事件,他在回忆录中专辟一节“回眸百团大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杨尚昆指出,百团大战原来叫“交通破袭战”。发起一次统一组织的、规模较大的交通破袭战的想法在八路军高层领导中酝酿了很久,大家意见是一致的,而且在战役发起前也报告了中央,中央是知道的。根据总部在战役前发布的《战役行动命令》规定,只有20多个团参战;可是,由于各地吃尽了敌军“囚笼政策”的苦头,都想打破敌人的“囚笼”,大家踊跃参战,所以事后一统计,参战的单位100个团都不止。而且,那时的团也不规范,有大团、有小团,这样加起来共有100多个团。战争取得胜利后,新华社要发消息,记者来找副总参谋长左权,问这个消息怎么发。他们在商议中觉得破袭战的名称不响亮,参加这次破袭战的有100多个团,就叫百团大战吧!消息一发,百团大战的名声就传开了,对全国人民起了很大的振奋作用。百团大战后敌人发动报复“扫荡”,给根据地带来损失,北方局机关在敌军“扫荡”时被包围了。杨尚昆说,“当时我已回延安,如果还在那里,可能也跑不掉。”后来,就有了对百团大战的批评声音。批评的最厉害的是在七大前召开的华北工作座谈会议。会议本来是总结工作,后来发展到集中批彭德怀,从根本上否定了百团大战。但是,不但事先没有给彭打招呼,连杨尚昆这个北方局书记对会上批彭不断“升温”也缺乏思想准备,因为没有人同他商量。杨尚昆在回忆录中说,“有些人批评百团大战,说它暴露了我们的力量,使敌人集中兵力来对付八路军,减少了对国民党军队的压力,这也是事实。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百团大战。因为,它大规模袭击敌军,取得了较大的胜利,战果很大,政治影响也很大,也减轻了友军的压力,这对抗日是有利的,是我们党和军队对民族、国家作出的重大贡献。而且让日寇控制着交通,把我们的根据地隔断,我们很不方便,也不容易发展。从现在来看,百团大战应该说是正确的。至于说日军的报复‘扫荡’,确实使我们受到损失,可是,打仗总会有牺牲,就是你不打他,或者打他打得不厉害,随着敌后抗日力量的迅速发展,他同样要对我们进行‘扫荡’。从我们在华北各地敌后建立根据地以来,敌军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我们的残酷‘扫荡’,实行‘三光’政策灭我之心从来没有改变过。”应该说,这一评价是中肯客观的。同时,杨尚昆还就此引出更加深远的历史思考,他说,“批评百团大战最厉害的是在七大前召开的华北工作座谈会议。这次会议,从根本上否定了百团大战,还批评了彭德怀同志的一篇文章。……在20多天的批判中,不少同志的发言缺少实事求是的精神,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有失公正。……华北工作座谈会上这样批彭是不应该的,会议的结果不好,批评者上纲上线,被批评者有口难辩,会议不了了之,以致长期间是非不清,以讹传讹,使上下之间、同志之间心存块垒。这是深刻的历史教训。”

  还值得一提的是,阅读《杨尚昆回忆录》还应参阅三本参考书,即《杨尚昆日记》《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和《追忆领袖战友同志》。《追忆领袖战友同志》收录了杨尚昆1976年至1998年所写的回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34篇文章,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杨尚昆对历史的思考。《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一书是杨尚昆生前应中央党史研究室之邀而写的,时间起止为1949年至改革开放之初,这些内容恰好是《杨尚昆回忆录》中没有的,可谓回忆录的续篇。《杨尚昆日记》是与《杨尚昆回忆录》修订版同时出版的。这部日记共有上、下两册,全书110万字。该日记全是建国以后的内容。在担任过党和国家最高职务的领导同志中,杨尚昆是唯一在生后出版日记的。在这部日记中,杨尚昆不仅简要记述了他的所见所闻,还叙述了他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堪称一份当代中国史的珍贵记录。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