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征文推荐 | 杨培新:沧海辽阔,云帆已挂 ——专访左一阳​

作者:杨培新

初见左一阳


一次特意安排的饭局,经过朋友的介绍,我认识了导演左一阳。浓眉大眼很帅气的大男孩,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所谓特意安排,就是我好奇想了解一下,东北小城市辽阳的导演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我酷爱影视,参与创作了多部影视剧,能结识一位家乡的同道中人,也算是一件开心事儿。

  左一阳为人热情,一来二去我们便熟识起来。于是,我了解到他原本是做仪器仪表行业的企业家。跨界,是很时髦的一个词,也是代表很有才华和能力的一个词。如果能将自己所跨之界融会贯通的,并能做得风生水起的,必定是个天才。

他不是影视“科班生”,当他把自己导演并主演的影视作品《不速之信》给我看的时候,我立刻被他的演技和摄影镜头惊叹,一个后背跟拍的长镜头中摇头晃脑的小痞子形象跃然眼前。看惯了太多呆板国产电视剧的我一下子被他的作品吸引了,我喜欢这种会说话带感的镜头语言,这就是我想要的电影。当他把《东北娘们儿》初剪给我看的时候,我有点被惊艳到了,开篇女特种兵在玉米地里追逐反派的镜头,简直堪比动作大片,绝对院线的制作水准。

彼时,我知道他是个有追求、有想法的导演。

带着初始的好奇和众多想了解他的人关心的问题,我也想问他跨界转型的契机是什么?他在接受“演员经纪汇”采访时说道:“2013年12月,偶然机会我接触了腾讯微视频APP从此影视道路一发不可收拾。由最初的好奇、单纯的娱乐慢慢变成了兴趣,有了兴趣就会不断琢磨、不断学习。琢磨表演,想创意,更重要的是琢磨拍摄手法和拍摄技巧等。后来我发现短视频、短剧、微电影、电影这些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每一阶段的推进我都选择放弃前者,我觉得只有学会放弃才能提高,只有提高才能拍出更高质量的影视作品。我的契机很简单,因为我爱影视。”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左一阳用实力证明了这句名言。


再识左一阳


一天,左一阳问我,可不可以写一些工业视频的脚本?我似懂非懂,翻看了他的朋友圈,看到了一些小视频,我说没问题,于是我们之间算是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于是也就有了工业视频之测量人心、格调求婚、美女鉴别术、千里送面条等多个经典短视频。

视频虽短,匠心独具。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没有几个人愿意静下心来研究作品或者欣赏作品,从很多火爆的短视频网站的作品就能略知一二。然而,左一阳并没有跟风。他只关注工业视频,他想完成一种跨界和跨越。他制作的短视频是接近电影级的,从拍摄设备的调度,临时演员的一遍遍的走位,镜头转换,光线运用,道具设计,背景布局,他都精心设计,认真编排。尤其是后期剪辑,我是第一次接触到这类工作,看到他熟练的操作剪辑软件完成视频音频的拼接,一遍又一遍的删改,饿着肚子忙碌到下半夜也不觉得疲惫,我由衷的佩服他。看到他对所配的画外音文本不厌其烦的修改,用他自己的话说,已经达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他说他自己是“强迫症”,我说这是完美主义者的通病,我们相视而笑。

这些短视频不见得带来什么效益,我也问他为什么做这些?他说,现代人普遍压力大,短、平、快的节奏刚好迎合了他们的口味,大家都是工作之余图个乐而已。图个乐而已的事情多了,为什么单单选择不见得受待见的工业视频呢?我继续刨根问底。他说,原创的魅力吸引我,我想创造属于我自己的东西。

于是,我隐隐约约感觉到,他有更大的目标。


期待左一阳


说左一阳是跨界导演,其实他一直在苦苦寻求赖以谋生的职业和自己爱好之间的平衡点。他说,我不想被别人说成是仪表行业里影视拍最好的,也不想被人说成是影视行业里仪表做最好的。他的职业是做德国介可视仪表,与德国人打交道让他深知德国工业的发达与德国人的沉稳、严谨、坚持以及讲秩序、遵规则、守法律等民族特点密不可分,也让他深刻懂得品牌制造的艰辛与不易。

如果认为左一阳不好好做企业跑去做导演是玩票,不务正业,那一定是交往不多的人的评价;如果认为左一阳不好好拍电影,又回归做企业,那一定是不懂他内心的人的观点。

衡量一个男人的成熟度,要看他内心的责任感。他说光自己做的好不行,还要服务制造业品牌,要帮助大家共同成长,只有集体的力量才能让中国的工业品牌蓬勃发展。

十八年做工业仪表企业的基础,加之五年的影视历练,左一阳先是把介可视打造成固体测量仪表领域中的独角兽,之后,将介可视公司市场部独立出来,双剑合璧成立固视公司,专业做品牌策划、视觉包装。虽然看似从终点又回到起点,然而他头脑中的思想已经被更新。从他和我聊天的只言片语中,我觉得我应该重新审视这个浓眉大眼的男人了。

匹夫也有忧国心,不知道什么时候,想为中国制造业品牌意识的培养做出贡献的想法在左一阳的内心萌生了,而且很快付诸行动。他从仪表开始做起,在影视业里转了一圈,带着先进的思维重新转战回工业行业,他已经完成了自我蜕变,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大男孩”了。

他在微信里告诉我,因为有个契机,他想拍一部有关中国仪表行业的电影。我问他缘由,他说,中美贸易战给了我这个想法。我笑着问他,什么时候开始关心国际政治了?他说:打铁需要自身硬,国家也一样。随着中兴、华为等事件的持续发酵,中美贸易战的持续升温,众多的核心技术不能自给成为发达国家卡住中国咽喉的致命武器。中国缺少品牌意识,缺少匠心精神,这个观点虽然不是我总结的,但是我想为此做点什么。

听到左一阳的这句话,我内心一颤,书中看的,电视里播的,那种爱国情怀得以在身边看见。

左一阳筹拍的电影叫《仪代天骄》,我看了他的文案,影片暂定描述的是一个家境贫寒,学历较低,奋斗在仪表厂第一线的产业工人逆袭为企业家从而使中国仪表走向世界的故事。旨在表达以本片主人公为代表的仪表行业一群人本着对产品的负责、对工作的执着和对职业的坚守,努力践行“工匠精神”。用一个鲜活的草根逆袭的故事,告诉国人只有坚持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严格遵守各项标准,保持产品每个细节的质量,才能有出路,只有坚持做自己的民族品牌,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梦才能真正实现。

看着有些让人热血沸腾,只有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艺术家才是真正的艺术家,只有关心国计民生的企业家才是真正的企业家。左一阳正在努力成为一个真正的懂艺术的企业家,和一个懂企业的艺术家。

左一阳说,如果有一天你不在了,能让你的企业延续下去的唯有品牌。团队没必要沿用老板的思维和效仿老板之前的做法。只要清晰的知道品牌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才是一个强大的团队共同的认知和默契。只有做到这点,品牌才能长久存在。

       此时此刻,我懂得了,当下呈现在左一阳面前的恰是一片广阔的蓝海,他已云帆高挂,只需一个契机,便可直济沧海,抵达他心目中的跨界彼岸。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