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庚子年南国战“疫” | 抗疫英雄传

作者:西篱

天干地支,周而复始。人类纪元第三部千年史册徐徐展开。没有金戈铁马,没有刀光剑影,21世纪的每一个画面都似科幻影片片场,地球人拥有的,是无尽的未来……

然而,总有那么一些时候,人类不堪一击。即便是肉眼难见的夏季细菌冬季病毒,也竭力想证明,无所不能的人,生命原本脆弱……





迎战病毒大家族新毒株





己亥年冬,庚子年脚步渐近,一种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也无法看清的病毒,抢在春之前,经由某种野生动物传染到人类,率先进入人体呼吸器官,开始肆虐和狂欢……

除人类外,它还可感染多种哺乳动物以及鸟类。

病毒属于非细胞的生命形态,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没有自己的代谢机构,没有酶系统,其生命活动,只能在活细胞内进行。一旦寻找到合适的宿主,它迅速利用宿主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以复制方式增殖,甚至转录和转译,按照它自己的核酸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产生新一代病毒……

全世界不知道有多少实验室电子显微镜,在观察这些微小的感染性斑点。它的外膜上有明显棒状粒子突起,形态恰似皇冠。美国和中国香港的科学家将它的基本图像进行电子化上色,看起来像橙色的花球。中国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铁和中心首席专家何剑峰,在他们主编的全国第一本新冠病毒科普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中,它被著绿,更接近公众的视觉适应。

此前,已知的人类冠状病毒有六种,其中四种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另两种,则是赫赫有名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SRAS) 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

中国发展看广东,抗击新冠病毒战“疫”,全国人民也关注着病例数全国第二的广东。

广东对外交流活动频繁。宋铁和何剑峰,都经历过2003年的SRAS、2009年的甲流和2015年的MERS等公共卫生安全战事。MERS曾在多个中东国家引起恐慌,来到广东后被迅速遏止。17年前SRAS就在广东爆发,何剑峰们记忆犹新。那是大家感到最艰难的一年。接受笔者采访,宋铁和何剑峰都谈到,SRAS之后,一年又一年,他们和担任中心科学顾问的钟南山院士,常常探讨一个问题:SRAS会不会卷土重来?或者,会不会来个SRAS二代、SRAS变异株?

人类进化了几十万年,是地球上最得天独厚的生物之一,与病毒之战,一刻也没有停息。如果来了,又是一场何等严酷的战役?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广东省卫生防疫站,与各种疾病疫情战斗半个多世纪了。当年在全省围堵并先后消灭天花;全民动员将钉螺分布的珠三角水乡河塘、田地深耕三尺,消灭了已经存在数千年的血吸虫病和丝虫病;全省无脊髓灰质炎已持续保持了十几年;基本控制鼠疫、碘缺乏病、地氟病、布鲁氏菌病、白喉,等等。

而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却是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它让人们联想到古老的瘟疫、欧洲的“黑死病”……

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COVID-19的新冠病毒,不同于以往已发现的人类冠状病毒,是冠状病毒大家族中的新毒株,具有高突变率和重组率,进入宿主人体后会迅速实现人与人之间广泛传播。发烧,咳嗽……像是感冒,但患者会出现瘫软无力,呼吸困难,甚至器官衰竭。影像学CT显示的病患肺叶呈磨玻璃一样发白,与SRAS造成的“白肺”相似,但SRAS进攻人的上呼吸道,COVID-19首先攻击的却是位于人体深部的肺泡,导致大量肺泡损伤和进行性呼吸衰竭。

最早的病例发现于2019年12月12日,中国武汉。病毒以同源连续性暴露传播模式传播,不明原因肺炎病人陆续出现,易感人群率先被击倒。随着感染者众,病毒以扩散传播模式,呈现混合暴发流行趋势,漫溢出湖北……



“防疫侦查” 冲锋在前





南粤大地广东,虽然没有直接与湖北接壤,但许多湖北人都会说,广东是他们的第二故乡。2009年末武广高铁开通,次年自湖北流入珠三角城市群的人口高达173.8万。深圳、东莞这样的城市里,多数湖北人都会有那么一两个亲戚。

武汉发生肺炎疫情,令广东省疾控中心的监测系统警觉。时刻战斗在疫情第一线的广东疾控人,早警觉,早启动,早报告,早实施,要紧紧合上“潘多拉的盒子”。

2019年最后一天清早,中心公共应急部将媒体监测结果报告给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邓惠鸿。这位同事眼里的“铁娘子”,思维敏锐作风果断,报告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的同时,立即召开疫情研判会,启动中心内部应急响应机制,部署在全省开展强化监测和溯源科研,为整个疫情处置赢取时间。当天,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向省政府上报《武汉发现27例病毒性肺炎病例》,按照省领导第一时间作出的批示,组织卫生应急、流行病学、病原学专家开展综合研判,以期跑在疫情前面。

2020年元旦这天,全中心进入“战备”状态,疫情监测的“天眼”启动,媒体每日分析、每日疫情快报相继上报。疫情防控整体跟进,技术储备待命,实验室等技术准备到位,并立即检索国内外的相关文献。

在疾控系统里,何剑峰有着“福尔摩斯”的美称。无论是传染病、慢性病、公共卫生安全监测,全省各地哪里有“疑难杂症”,哪里就有他。所谓的“疑难杂症”,包括死亡、异常现象、学校等特殊场所病例等等,一旦发生,他必亲自前往。

何剑峰却说:“我不是福尔摩斯,我只是要把问题找出来,服务于公众。我们永远也不能忘了两头,一头是政府,一头是老百姓。我们要为人民服务,为人类服务。”

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康敏,长期承担急性法定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监测、预测和预警工作,以及相关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处理、流行病学调查及效果评价,曾参与广东省首例人感染H5N1禽流感、首例人感染H7N9、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重大传染病的疫情处置工作,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被称为业内的“007”。

疫情凶猛,发展迅速。要达到精准防控,风险研判和疫情分析非常重要。1月2日,武汉病例刚得到有关方面证实,康敏立刻行动起来,带领团队开展武汉疫情对广东影响的风险评估,形成专题风险评估报告上报。

康敏团队夜以继日,每天工作超过18小时。

风险评估和疫情分析报告能够为政府的疫情防控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康敏却不能松口气。大街上,地铁站,公交车厢,电影院……在广东这个流动人口大省,一旦某处有病毒携带者,本地传播风险将增加……

对此,康敏不敢放开想象。

帮助公众认识疫情、提高防范意识迫在眉睫。康敏迅速组织技术团队,制作针对新冠病毒的系列科普宣传和防控指引,做到各种宣传媒体、公共场所、单位社区、移动通讯等全覆盖和投放。

至1月8日,武汉发现病例105例,次日出现首个死亡病例。

1月8日的南方,仍就那么温暖,阳光灿烂。深圳福田的一家社康中心,接诊了一位自诉发烧难受的老阿姨。老阿姨的亲家从武汉回来就有感冒发烧症状,随后她也发烧了。年轻医生出于职业敏感,将病例逐层上报。

康敏得知消息,第一时间前往深圳,与市、区疾控中心战友们一起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他冒着被感染的危险,近距离接触病人采集标本。此前,在MERS阻击战中,他就负责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为了科学评估病毒传播风险,他和同事们一起设计了疫点空气动力学参数测定方案,在7天内找到所有密切接触者并采取分类管理措施,还对院感防控开展现场风险评估,成功避免了疫情扩散传播。正是因为康敏团队的出色表现,广东成功应对MERS疫情,被世界卫生组织视为新发急性传染病疫情处置的典范案例,受到国务院和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肯定。

康敏凭借丰富的经验,理清人物关系脉络,明确患者暴露时点和可能暴露环节,准确判断这是首起家庭聚集性新冠病毒疫情,疾病传染性强。

当时,康敏的调查结果和外界所传信息不一致。外面说的是可控,人不传人。而他面对的案例,一家6口5人中招,并且有病例从未到过外地,显然是互相传染和感染的结果。经过市、省、和国家疾控机构的复核,最终确诊,深圳福田发病最早的武汉籍老人,是广东首例报告的输入型病例。

14日康敏的调查结果出来后,中心的内部应急响应机制立刻升级为全中心应急响应,所有工作人员24小时待命。

这天,广东在全国率先建立疫情防控应急指挥机制,启动联防联控工作,召开全省防控电视电话会议进行具体部署,并派工作组赴全省督导。一套完整的预警动作之后,全省提前进入战时状态。

16日,省政府领导和钟南山院士一行到中心布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心将深圳的病例如实报告。当天下午,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成立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马上部署在全省全面开展防控工作。

18日珠海市出现首例病例。经详细调查,也是两位武汉籍老人到珠海女儿家过年,造成输入型家庭聚集多人感染。

何剑峰将珠海病例调查情况详细报告给省卫生健康委和省人民政府。

18日,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从广州至武汉。广州日报发表了这位84岁的老人在高铁餐车小憩的照片,令无数人心疼,也激励着全国人民共同担当,扶危渡厄。

19日,宋铁陪同省政府、省卫生健康委有关领导到北京向国家卫生健康委汇报,提交了广东方面对疫情的相关认识和建议。

20日,钟院士在京接受央视白岩松的采访,基于深圳和珠海的病例调查以及武汉医护人员的感染情况,肯定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会人传人。

他以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国士的担当,成了第一个拉响全国警报的广东人!

广东的局势变得格外严峻了!

大数据显示,从年初一开始,每天将有5万多人进入广东!

21日上午,广东召开省委常委会专题部署防控工作,并在全国第一个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午广东在全国第一个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向公众宣誓最大限度阻断疫情传播渠道的决心和举措。

23日,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24日,推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等一级响应的16条措施,建立全面防控体系,启动疫情“零报告、日报告”制度。

25日是庚子年大年初一,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向全省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和支援湖北疫情防控的医务工作者发出慰问信。

26日,广东省在全国第一个实行常态化疫情防控新闻发布,在全国率先启动疫情“一天两报”机制,在全国第一个发布“口罩令”……

结合对家庭聚集性新冠病毒疫情研判,广东疾控中心向广东省政府提出在全国率先实施对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建议。

27日下午,广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广东省第一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成功分离。何剑峰告诉媒体记者,广东省所有病例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基本上都与在湖北有活动相关连。广东的防控一开始就着力在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等方面。

截止到1月27日,广东省疾控中心针对新冠病毒感染密切接触者和全省公众及各行业的科学管理和防控方面,制定了各类关于清洁消毒和日常防控等的指引共14个,共派出专业技术人员18批次共68人次赴深圳、湛江、汕尾、珠海、广州、惠州等各地市检查和指导防控工作。



“防疫战士” 离病毒最近





COVID-19来势汹汹,传播猛烈。全球科学界携手迎战。从病原体研究、基因组测序,到药物试验、疫苗开发,方方面面的科研工作都在加速推进。

广东是国内最早受到武汉疫情扩散影响的省份,广东首例病毒感染样本备受关注。

广东省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检验所检验员梁丽君接到病毒样本时,已经是当天晚上9点过了。她立刻开始一系列实验,直到次日凌晨1点过才确诊。此后,样本越来越多。来自全省各地的病例样本都有可能是病毒含量极高的污染源,必须在特定的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进行化验、观察、等待结果,每份标本需要连续工作5至6小时,期间一刻也不能放松。

庚子年第一天,大年初一,她加班到晚上8点多,饥肠辘辘回到家,还没顾上吃东西,又接到一个紧急的样本复核任务,马上赶回单位,工作到次日凌晨4点多。伏案休息一阵,紧跟着上白天班了……

邹丽容,中心病原微生物检验所副主任医师,丈夫是医生,夫妇两人共同奋战在防疫一线。他们原本是回老家过春节的,接到单位的任务通知,她和丈夫轮着开了12小时的车回到广州,到达时已是凌晨5点,什么也顾不上,直奔工作岗位。

那些日子,夜以继日,实验室的灯几乎没有熄过。

样本量最多的时候,实验室一天做了6轮检测,完成300多份样本检测,从早上8点半干到凌晨。为确保安全,整个检测过程都要穿上防护服,戴上N95口罩,配上护目装备,在P2实验室里进行。由于实验室工作的特殊性,一旦进去,严密厚重的防护服一穿就是十多个小时,不吃不喝,她们的脸都被N95口罩勒肿了。

连续工作变成家常便饭,这对大家的身体和意志力都是很大的考验。

样本检测、复核完成,接下来是病毒毒株的分离。只有分离出病毒株,才能为后续的疫苗和药物的筛选提供可能。

中心迎战疫情,开展核酸检测和二代测序,快速组建了多个专项工作小组,病原微生物检验所主任技师郑焕英是细胞培养与病毒分离组组长。

COVID-19是新的高致病性的病原体,在向国家卫生健康委申请P3实验室实验活动资质的过程中,郑焕英带领团队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他们在细胞库里挑选了几种细胞,又紧急向上海采购了一种“人支气管沿带上皮细胞”进行复苏和培养。但是,COVID-19是人类从未认识过的,谁也不清楚它的敏感细胞是什么。

工作只能摸索着来开展,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多找几种细胞来进行实验。

他们准备了3种不同的传代细胞系,在实验室中分离和培养病毒株。

27日是大年初三,这天,郑焕英根据自己在2003年进行SARS病毒分离的经验,看到细胞发生的病变,马上判断出病毒分离成功了!

“对病毒的研究不是一株就能够完成的,假如病毒发生变异,后面的每一株都很重要,要尽可能多分离。”郑焕英说。

同时,他的团队还要对已经分离出来的病毒进行扩增,丰富种质资源库,以配合未来的药物筛选或者试剂研发。

每天“泡”在实验室与病毒打交道,除了病毒分离,还要分离其他的病例标本,工作充满危险性,郑焕英回到家半夜里咳嗽一声,爱人都提心吊胆。

病毒毒株成功分离,为分析病毒的流行规律和致病机制提供了病原学支撑,为研究开发预防用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种质资源,并为后续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支持。



“抗疫尖兵” 流调覆盖全省





潜伏期长、假阴性、多次阴性变阳……COVID-19远比SRAS狡猾!

疫情发生后,广东最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流调工作是为公共决策提供服务的。对病例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病例的发病情况、流行病暴露史、接触史等相关信息,以便能快速判断感染来源和锁定密切接触人群,利于对密切接触人员进一步筛查、追踪并采取隔离措施、进行医学观察。

流调是阻断病毒传播,达到一代治愈、控制二代、杜绝三代目的的前提和基础。正是基于流调的实证,广东最早提出并实施集中隔离治疗,走在战疫最前面。广东的做法,迅速在各地推广,对全民防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0年元旦开始,广东疾控的流行病学调查组,人均每天完成一个病例个案调查,包括感染原因和渠道、细节,发病前14天的活动轨迹,饮食和密切接触者、就医情况,潜伏期和潜隐期的确定,等等。

元旦以后,中心流调专家李剑森就一直在外奔波。庚子年除夕的一大早,身在惠州的他又接到任务,要处理汕头市首例输入性新冠病毒感染确诊病例。他立即和同事驱车从惠州赶赴汕头。

刚离开一个现场就马上奔赴另一个现场,随时准备着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虽然给家人承诺了午夜之前赶回一起守岁,其实李剑森内心明白,事不由人。自疫情发生以来,他已记不清到底辗转了多少个城市,奔驶了多少里程。

也是除夕的这天,阳江海陵岛度假区,一个湖北大家庭十几口人全部病倒。北方人喜欢到南方过冬,度假区游客众多,情势危险。宋铁接报立刻驱车前往,经与当地政府协调,将这家人全部隔离留医。由于发现得早,干预及时,这家人后来全部在当地治愈。

处置好,宋铁又赶往中山,再赶往佛山……

流调工作的关键是需要有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人手。

这得力于中心的广东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GDFETP),被称为公共卫生人才的“黄埔军校”,旨在培训现场流行病学的业务骨干,建立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骨干队伍。该项目始于2004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14期,培养学员近160人,学员覆盖广东省21个地市和45个县区。

各地市的GDFETP毕业学员迅速被调动起来了!

截至2月21日,这些“在路上”的人,为广东的战“疫”提供了一千多份流调报告。

流调工作中,不仅要做调查,还要穿上厚重的防护服,背着超40斤的消毒喷洒器械,走进社区消杀采样。消杀组和流调组一般各由2人组成,消杀组穿黄色防护服,一人喷洒,一人协助;流调组穿白色防护服,一人负责登记,一人负责具体询问和采集,主要针对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家庭以及密切接触者家庭。流调和采样要做咽拭子取样调查,疫点消毒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一丝不苟。工作不到5分钟,消杀员内衣早已汗水浸湿透,但得忍着,只有完成了当天的任务才能换衣。

随着确诊病例数字不断刷新,他们的任务日趋繁重。有时候,一天就要采集上百份咽拭子样本,而每次采集需要15分钟左右。

不排查完不能休息,疫情未消退不停歇。

如果您在街道和社区,在城市和乡村,看到身穿白色和黄色防护服、匆匆行走的三人组或四人组,请相信,他们不是在拍科幻片,更不是外星人。他们是深入基层的“抗疫尖兵”!



为什么我眼里满含泪水





阻击COVID-19,是一场人民战争。

在广东,这场战争全民动员,人人参与,充分体现了广东省的现代治理能力。

截至2月23日,广东已经连续29天不间断举行了29场新闻发布会,每天都有不同的主题,在通报疫情数据后,由相关部门回应社会群众关切问题,发布最新抗疫措施。

2月20日下午,我们在广东省疾控中心的党员会议室里,聆听邓惠鸿、何剑峰、宋铁、康敏讲述广东疾控人的战“疫”故事。在我们到达之前,中心刚刚接待了省领导和前来中国开展工作的世卫组织专家。

庚子年到来的前前后后,数十个日日夜夜过去了。中心共形成25期专题风险评估报告,提出“启、检、堵、管、控、消、限、查、延、测、迟、宣”12字防控措施建议,为广东省政府科学制定防控策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中心组织专业队伍在全省21地市采集了58家农贸市场和动物批发市场的环境拭子样本,开展新冠病毒溯源研究。经检测,近千份环境及动物组织样本中新冠病毒核酸均为阴性。

中心前后共派出5批检测队伍驰援湖北。由两台长度分别为12米和9米的实验舱和保障舱组合而成的移动P3实验室,是目前全球最高等级防护级别的可移动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远赴千里外,履行新使命。那些在战斗中接受考验的青年人,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数十个日日夜夜,没人完整的休息过一天,甚至连续多日每天只睡2小时。是身体巨大潜能在释放,更是顽强的意志和担当精神在支撑。

疫情通报每天更新,虽然广东发布的报告病例数全国第二,但从疫情特点来看,76%属于输入型,23%本地病例与输入型有关。广东境内并没有病毒第二代、第三代出现。

世卫组织专家了解到广东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全面战“疫”情况,连用多个“惊艳”“震撼”来表达他们的充分肯定。

因为过于疲累,邓惠鸿声音有些沙哑。每天出门,爱人帮她准备好口罩。

我看不到年轻的“铁娘子”的脸。当她说到这些时,我看见她眼里泪水盈盈,泪光在午后的光芒里闪烁。

截至2月22日24时,广东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42例,累计出院740例,累计死亡6例。22日当天全省新增确诊病例3例,无疑似病例。有1696名密切接触者正在接受医学观察。从疫情地图可以看到,确诊病例主要分布在深圳、广州等珠三角城市。云浮市依然为零。

这个广东省最年轻的城市,生态环境佳,经济欠发达。她是广东的大西关、珠三角的后花园。这个“广东最没存在感的城市”,是这次疫情中的一片清净地。“零”的背后,是人口低流动,是防疫抗疫全民总动员、群防群控见成效。

随着复工复产全面有序推进,广东省还有一场硬仗、一场持久战要打,全省人民做好了一切准备!

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评《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尽责担当》。

正如何剑峰们所说,他们的奋斗,不仅是为广东、为中国,也是为全人类。

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震撼了世界,也保护了世界。南国战“疫”,中国担当,生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人类纪元第三部千年史册正徐徐展开,没有金戈铁马,没有刀光剑影,每一个画面都很科幻。地球人拥有的,依然是无尽的未来……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