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是历史的灵魂民俗是历史的灵魂 ——试论韩城市民间祭祀司马迁活动在研究司马迁和《史记》中的作用
薛引生
论文摘要:中国有世界文化名人司马迁 ,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陕西乃司马迁故里,这更是陕西人民的光荣。司马迁用他那如椽巨笔,书写了我国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共130篇,526500字,它像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块城砖,为中华民族筑起了一座无比辉煌的文史长城。司马迁离开我们已经两千一百五十五年了,司马迁家乡——陕西省韩城市的人民群众和司马迁后裔们对司马迁有着特殊的感情。韩城人民世代祭祀司马迁,经久不息,形成了一个十分独特的民间祭祀习俗。这个民俗在历史的积淀中凸显出鲜明的地域风格,在历史长河的洗刷中经久不衰、熠熠生辉。韩城市民间祭祀司马迁已经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在申报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司马迁民祭习俗的历史渊源
西汉太史令司马迁秉笔直书《史记》,触怒了封建统治者。后因司马迁替李陵说公道话又被判刑入狱。消息传到家乡,司马家族怕被株连九族,由族长司马厚连夜召集商议,决定改姓、埋名、迁居。长门改姓“冯”,二门改姓“同”。并举家搬迁,逃往荒无人烟的巍山东麓野牛坡下。 司马迁死后,后裔们怀念先祖,但为了避过官府的耳目,每年清明节午夜时分在村西北的法王庙前,以敬神的名义祭奠司马迁。徐村民谚说:明为五社把神敬,实为子孙祭祖宗。汉宣帝时,有一年清明节黎明时分,司马迁后裔正在法王庙前演戏祭祖,突然传来消息:京城有钦差直奔徐村而来。族人惊恐万分,急忙与戏班子一起狂奔。到村东九郎庙前,方知来人是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奉母亲之命为外祖父扫墓,并回舅家报喜:汉宣帝已经为司马迁平反并批准《史记》公诸于世。徐村人转惊为喜,喜出望外,继续搭台演戏。后人为了纪念这一转悲为喜的故事,每年清明节都要唱“跑台子戏”,用比过年还热闹的气氛来纪念司马迁,纪念《史记》重见天日的日子。这就是民祭司马迁的历史起源。
二、司马迁民祭活动的基本内容
居住在陕西省韩城市巍东乡徐村的司马迁后裔们的民祭习俗在中华大地上独一无二。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这个民俗愈来愈丰富,愈来愈完善,迄今已扩展为韩城市全市性的民祭活动。 1、最值得说道的是唱“跑台子戏”。在每年清明节前一天晚上的午夜时分,徐村冯、同两姓族人由长者率领,穿礼服、抬香案、端供品,在法王庙前搭台唱戏,敬神祭祖。戏台上戏乐悠扬,戏台下叩拜烧香。黎明时分,戏台上突然灯火全熄、鼓乐骤停。演员不卸装、乐人携乐器一起跑下,早有准备的村民立即拆掉舞台、抬起香案,跟在演员后面向九郎庙狂奔,履失不能找,冠掉不能拾,气氛十分紧张。而九郎庙戏台上的乐人早有准备,见演员跑进,立即鼓乐齐鸣,大戏接着开演。这种以瞬间戏台转移为主要特点的“跑台子戏”,就成为了徐村人特有的祭祖方式。 2、喜庆的清明气氛。徐村人过清明的气氛与别的村庄不同。冯、同两姓族人像过年一样喜气洋洋,巷中搭柏枝牌楼,门前贴红色对联,彩灯高悬,戏台唱戏,村内村外到处是欢声笑语。这个民俗有庆贺司马迁被平反昭雪和《史记》重见天日之意,所以格外喜庆。正所谓:别村清明泪涟涟,徐村清明胜过年。 3、“司马双峰”暗祭司马迁。司马迁遭遇不幸后,其后裔采用隐晦的方式祭奠和怀念这位先祖。徐村有个老祠堂,门匾题额为“汉太史遗祠”。这个祠堂名为纪念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实际上是为纪念同为“太史令”的司马迁父子。后人称这个祠堂为 “司马双峰”,就很能说明问题。 4、司马迁祠墓的大规模祭祀。司马迁祠墓的祭祀活动庄严肃穆。祭祀仪式有:鼓乐齐鸣,燃烛上香,敬献祭品,恭颂祭文,三拜九叩等。改革开放后,民祭活动又悄然兴起。从2006年清明节起,由韩城市司马迁学会牵头,以徐村、华池、高门和合阳县新堡村的司马迁后裔为主,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大规模的民祭史圣司马迁典礼在司马迁祠隆重举行。迄今己连续举办了六届,一届比一届声势大、规模大、规格高、影响更为深远。目前,由民间组织牵头、各界广泛参与的司马迁民祭活动正在进一步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三、司马迁民祭活动的基本特征
司马迁民祭活动自西汉开始,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过如此漫长的时间,形成了如下一些基本特征:(1)具有极强的地域性。(2)源于对历史人物的依附性。(3)祭祀形式、内容、对象的独特性、唯一性。(4)情感由悲转喜,具有极强的戏剧性。(5)表象与实质的非统一性(表象为法王庙唱戏敬神,实质是祭奠祖先司马迁)。(6)表演地点、人员的瞬间移动性。(7)举办时间的确定性。(8)参加表演的戏社之间双方互相窥视,迅速反应,存在着比试性。
四、参与组织司马迁民祭活动得到的启示
通过几年参与组织,我有两点启示: 第一、民祭司马迁活动有着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其价值有三:一是这个民俗历两千余年而不衰绝,它为研究司马迁其人、其事和研究《史记》,尤其是研究司马迁的生地问题提供了生动的证据。二是历史上对司马迁后裔的存在与否没有定论,徐村的民祭习俗及族谱记载,恰恰证明了司马迁后裔两千年来生生不息、繁衍兴旺。三是这种独特的祭奠形式本身就具有一种强劲的凝聚力,通过几年的民祭,我们不仅把遍布韩城的数十个村的司马迁后裔联系到一起,而且吸引全国各地的司马迁后裔都来寻根问祖,营造了一种安定、祥和的社会氛围,为共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据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文物是历史的骨骼,文献是历史的血肉,而民俗则是历史的灵魂。历史学家们应该充分地注意到民俗在研究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纪念司马迁的一些文物和民俗进行抢救性修复和传承。 1、徐村环境闭塞,经济落后。加上地处山麓,靠山环沟,交通不便,不利于外界联系。2005年国际史记学术研讨会原定考察徐村,后因交通不便取消。建议把徐村纳入司马迁祠大景区中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接待游客组织参观。 2、汉太史遗祠残垣断壁,年久失修,祭祀大殿己成危房,左右厢房已不复存在。“跑台子戏”的起点法王庙和真骨坟损毁严重,终点九郎庙己被改建为学校。整个祭祀的环境濒于消失,亟需修复。 3、司马迁民祭的主要内容“跑台子戏”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停办。数十年来,除因电视台拍摄需要临时演示外,终未恢复。今年,为了配合民祭大典,演了一场,花费不菲,村上承担不易。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纪念司马迁的一些文物和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修复和传承。 当然这个活动由韩城市司马迁学会牵头已经搞起来了,我们一定要坚持搞下去,力争在不远的将来使其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其与黄帝陵祭祖、曲阜祭孔一样成为中国三大祭祀活动之一。
文章分类:
文学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