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祁淑英著:《钱学森传》(片段)

15 、 投师冯·卡门教授 冯·卡门教授慧眼识英才,他认为这位来自中国的学生,具有超越一般学者的智慧,具备极其敏锐的思维判断能力。 雨果说过这样一句话:“信

15 投师冯·卡门教授

冯·卡门教授慧眼识英才,他认为这位来自中国的学生,具有超越一般学者的智慧,具备极其敏锐的思维判断能力。

雨果说过这样一句话:“信仰是人们必需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

信仰不仅是一种理念,也应该是具体的。“学习知识,贡献社会,报效祖国”,这就是钱学森矢志不渝的信念。

1936年初秋的一天,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主任、著名的空气动力学教授西奥多·冯·卡门遇见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个中国学生来信,要求同他谈一次话。这个学生不是本院的,而是刚刚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学位的钱学森。

在加州理工学院,人们都知道想同冯·卡门单独会面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他实在是太忙了。钱学森的这封信会是怎样的结果呢?面对钱学森这样直率的请求,冯·卡门思忖良久。他感到这位中国学生一定有什么特殊的情况,需要他帮助。于是,他在百忙中挤出时间,接见了钱学森。

房门打开了——冯·卡门抬头望去,见走进来的年轻人,身材不算高大,但是很惹人喜爱,乌黑的头发下面,是一副坦率刚毅而又英俊潇洒的面孔,那双明亮的黑色大眼睛,虔诚地注视着他,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年轻人首先对冯·卡门教授能破例地接见他表示感谢,而后,他便有条不紊地陈述着自己对航天和火箭技术的看法,以及他在这方面的设想和愿望。

由于这位年轻人的语言简练,逻辑严密,立刻引起了冯·卡门对这位中国学生的兴趣。他点点头,表示愿意听下去。

钱学森直截了当地说道:“尊敬的冯·卡门先生,我对您所研究的科学领域怀有浓厚的兴趣,希望在这方面得到您的指导和帮助。”

冯·卡门随即问道:“难道你有志于推进空气动力学和火箭事业的研究吗?”

钱学森点了点头。

接着,冯·卡门风趣地说:“噢!对了,火药的发明者是你们中国人呀!”

钱学森一阵脸红,这自然不是由于骄傲和自豪。于是,他压低了声音说:

“可是,如今中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却远远落后了。但是,我有志于推进火箭工程的研究,或许这也是我们祖先的遗愿。所以,我以为这是一件崇高的事业。我们的祖国太需要它了,我可以在这方面为我的祖国提供更直接的服务。”

冯·卡门听过钱学森一席话,感叹地说:“是的,人类要发展,就一定要征服空间,揭开宇宙的秘密。这就离不开航空和火箭技术,离不开空气动力学。而目前还很贫穷的国家和民族,要想赶上强国和富国,更需要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武装。年轻人,你立志为祖国服务的思想很好。这对你的国家来说,是非常需要的。”

钱学森见冯·卡门教授赞同他的观点,便迫不及待地提出了请求,他说:“先生,我想由航空工程转学航空理论,也就是转学空气力学。您看我的想法对吗?”

冯·卡门考虑了一下,点点头表示同意,然后向钱学森提出了几个有关力学方面的问题。

出乎冯·卡门教授意料的是,眼前这位年轻人对于他所提出的问题竟然对答如流。他感悟到,这位中国学生具有超越一般学者的智慧和极其敏锐的思维判断能力。于是,当即表示,愿意破格录取钱学森成为他的博士研究生。他说道:

“密斯脱钱,希望你到加州来。你在这里可以得到你所要的知识。我相信我们会合作得很好。”

显然,冯·卡门是一位伯乐。他慧眼识英才,使钱学森成为他的入室弟子。

“谢谢老师!”钱学森当时激动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

钱学森深深地向老师行了一个鞠躬礼,表达他由衷的感谢。

这一瞬间的双向选择,使钱学森跨入了人生道路上关键的一步,它改变着钱学森命运的轨迹。

从此,钱学森跨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科学天地。他在这里自由驰骋了整整10年之久。冯·卡门为他的科研事业开辟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境地。在冯·卡门身旁学习和工作的10年,可说是钱学森人生第一个创造高峰。

从此,钱学森便成为了加州理工学院图书馆的常客。他借来一本又一本有关空气动力学的书籍,日夜苦读,每天坚持读12个小时以上。

与此同时,他还潜心研究了与之相关的现代数学、原子物理、量子力学、统计力学、相对论、分子结构、量子化学等多种学科的基础理论。他如同一块海绵,汲取着知识海洋里的每一滴水分。

这期间,冯·卡门教授教给钱学森从工程实践提取理论的原则,也教给他把理论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的方法。

冯·卡门原在德国哥廷根大学执教,他来到美国以后,把欧洲哥廷根学派的良好学风带到了美国。

冯·卡门教授每周主持由诸多专家、学者参加的研究讨论会和学术研究会各一次。这些学术活动给钱学森提供了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机会。

冯·卡门是一个非常开朗的人。他的教学方法非常民主。就在他主持的讨论会或研究会上,不论资历深浅、年龄大小,人人都平等讨论,畅所欲言。他鼓励大家在学术上互相切磋,大胆争论,特别是鼓励年轻学生要敢于向理论权威挑战。而冯·卡门自己便常常与他的学生发生争论,有时几乎争论得面红耳赤,互不苟同。当然,一旦他发现自己错了,也从不顾及面子,而是主动坦率地向学生承认自己的错误。因此,冯·卡门主持的讨论会总是既充实又富有生气。

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钱学森与他的老师发生了争论。钱学森坚持自己的观点,毫不动摇,这令冯·卡门十分气愤——钱学森把自己的论文稿拿给冯·卡门看,冯·卡门将文稿向地上一丢,拂袖而去。钱学森默默地拾起文稿,他暗暗激励自己,绝不能轻言放弃自已的观点。

然而,冯·卡门这位世界空气动力学大师,经过认真思考以后,认识到他的学生是对的。于是,第二天一上班,他亲自爬上三楼,找到钱学森的办公室,敲开房门,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礼,而后说道:“钱,昨天的争论,你是对的,我错了。”

冯·卡门这种坦率诚恳、虚怀若谷的治学态度,给了钱学森以深刻影响,极大地培养了他勇于探索、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钱学森将冯·卡门当成自己的楷模。也许我们今天能从钱学森的身上可以看到冯·卡门的影子。

钱学森曾写文章回忆道:“我的恩师冯·卡门,不但教给我知识,教我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观点和方法,而且教我怎样做人,使我终生受用不尽。”

冯·卡门教授似乎对钱学森怀有异乎寻常的好感。他说,钱学森勤奋、严谨,与人为善,可以说是他多年来指导的学生中最聪明的一个。

冯·卡门把数学看作是打开自然界秘密的得力工具和基础技能。所以,他非常注重数学功底。而钱学森恰恰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他具有极大的数学优势和天赋,这使冯·卡门非常高兴。他对钱学森的数学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作了这样的评述:

钱学森在许多数学问题上和我一起工作。我发现他非常富有想象力,他具有天赋的数学才智,作为我的学生,他帮助我提炼了我自己的某些思想,使一些很深的命题变得豁然开朗。这种天资是我不常遇到的,因此,他和我成了亲密的同事

一个具有崇高声望,而且治学十分严谨的科学大师,对自己的学生做出如上评述,这在冯·卡门的生平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钱学森与导师冯·卡门的友谊与日俱增。在校园里,在帕萨迪那大街上,人们常常可以见到这师生二人的身影。他们边散步边谈论着空气动力学以及其他感兴趣的事情。冯·卡门总是用富于启发性的语言来提醒这个物理学界才华横溢的弟子。他们谈到爱因斯坦的学说,谈到提出原子结构模型的欧·卢瑟福爵士。一次,他们谈到居里夫人发现的镭元素中的一个分裂的原子,将一种元素嬗变成了另一种元素——

钱学森风趣地说:“这不意味着我们中国古人炼金术所追求的‘点石成金’的幻想,可能成为事实吗?”

冯·卡门微笑着,赞许地点点头。这位导师对于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他的幽默天才,总是给予肯定。

师生二人之间闲谈的话题相当广泛。他们不仅谈物理学,还涉及到物理学之外的许多丰富多彩的知识。冯·卡门对钱学森说:

“你如果占据了多种学科的知识,那你的大脑就将成为一个知识的宝库,将随时闪光。”

钱学森对导师的启迪,总是身体力行,在长期的知识积累中,他的确占有了相当丰富的知识,他那天才的大脑,成为他后来可以在科学的各个领域里做出辉煌贡献的取之不尽的知识宝藏。

在钱学森攻读博士学位的三年中,冯·卡门对这位年轻的中国人的印象,越来越深刻。钱学森不仅成为他最宠爱的学生和助手,也成了他家中的常客。

当年,冯·卡门是一位年近六旬的单身汉,与他的老处女妹妹相伴为生,和睦相处。冯·卡门对待钱学森,就如同父亲对待爱子一般。

感恩节来了。美国学生都回家过节了,学生宿舍人去楼空。冯·卡门邀请钱学森到他家里一同过节,一家人显得很温馨。

女主人的火鸡烤得香酥脆嫩,非常可口。

冯·卡门兄妹俩,招呼着钱学森围坐在壁炉前,畅饮着白兰地,吃着烤火鸡,十分惬意。冯·卡门说:

“在中国,老百姓最大的节日是农历新年。美国的感恩节跟你们国家的新年一样,可以好好地玩几天了。”

他们边吃、边喝、边聊。一直到深夜,钱学森才回到自己的学生宿舍。

冯·卡门曾写文章回忆他与钱学森的友谊和不平常的交往。他说:

“钱学森喜欢到我家做客,由于他饶有风趣的见解和诚挚率直的风度,我的妹妹总是很欢迎他的到来。他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各种新颖的思想,使我们为之倾心。”

在钱学森看来,导师冯·卡门的家,是孵化自己最美丽理想的摇篮,是度过自己年轻时代最快乐时光的地方。

20  为美国设计了第一枚导弹

钱学森与他的同事合作设计了美国第一枚“下士导弹”,建造了美国最早的火箭发射台。为此,钱学森被称为美国火箭、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1938年,是世界陷于动荡和混乱的时期。

就在这一年,希特勒出兵占领奥地利,并宣布奥地利为德国的一个“省”。意大利的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则宣布全力支持这个法西斯头子希特勒。

不久,德、意法西斯军队联合西班牙叛军占领了西班牙的首都马德里。

与此同时,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正在蹂躏中国的华北并将战火引向中国南方。

就在这期间,在美国出现了新的经济大萧条。

霎时之间,国际风云突变,大战的阴影,越过大西洋,穿过太平洋,笼罩着美国社会。

就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美国知识分子思想非常活跃。美国共产党在洛杉矶帕萨迪那区有一个支部,被称为“一二二”支部。

“一二二”支部这是一个教授团体,成员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这个支部的外围组织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由于这些美国的高级知识分子对世界的紧张局势表示出了强烈的关注,因此,他们更加认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他们认为,马克思的方法论对于理解战争大有裨益。一向关心国际形势,关心民族命运的钱学森,便随马林纳等年轻朋友一起,时常参加这个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的活动。

这期间,钱学森接到父亲的来信,国家的屈辱,民族的仇恨,常使他义愤填膺。然而,使他感到欣慰的是,这个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的朋友们,同情中国人民所遭受的痛苦。在这个学习小组里,没有对中国人民的歧视和偏见,却有着对日本军国主义蹂躏中国的强烈仇恨。这里,可以自由谈论国家和世界大事,可以尽情抨击法西斯和军国主义;这里,有的是温暖的友谊和广阔的胸怀。这便是钱学森参加这个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的初衷。为此,钱学森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为他遭受美国当局的迫害留下了隐患。

他哪里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黑手早已伸向了这个为他所垂青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他哪里知道,这个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是美共帕萨迪那区“一二二”支部的外围组织。

这期间,钱学森和马林纳在冯·卡门的支持下在帕萨迪那的阿洛约赛克,建造了一座发射火箭的试验台——这是美国最早的火箭发射台。它是火箭发动机试验站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当时钱学森与马林纳提出的一个观点,对现代和当代火箭科学工作的发展,做出了具有奠基意义的贡献——他们早在1939年就预见到,作为载体推动力的火箭,需要三级,而第三级最后可以离开大气的阻力。如今,太空火箭(包括航天飞机)发射成功的事实,证明了他们的超前学说。

钱学森与马林纳的火箭飞行研究,经过长期缺乏资金的艰苦奋斗之后,好消息终于传来了:由于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美国火箭的研究和制造开了先河,引起了美国当局的注意。当年的美国空军总长亨利·阿诺德来到阿洛约赛克火箭发射台,观看了他们的火箭飞行试验,认为应当支持这项超前事业的发展。

亨利·阿诺德这个西点军校出身的美国军官,被认为是当年美国的有识之士。

这期间,冯·卡门因患肠癌动了大手术,正在纽约休养。一天,阿诺德将军把电话打到了纽约的冯·卡门病榻前,于是,冯·卡门和马林纳被邀请到了华盛顿,阿诺德和他们商讨,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之下,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协助美国空军发展火箭事业。

然而,美国空军总长阿诺德与钱学森等人从事火箭飞行事业的着眼点不同。阿诺德之所以重视他们的火箭飞行研究,是当时美国军事上的需要,也就是说,他迫切需要的是如何改善军用飞机的结构,怎样利用火箭帮助飞机起飞,并获得更高的飞机飞行速度等技术。这里包含了当时一般人对火箭这门科学幼稚的理解——“火箭”一词,在那时只相当于“喷射”的意义。而钱学森与马林纳进行这项试验,其着眼点却是非常广阔的。他们所追求的是使火箭的飞行如何到达太空的射程。他们理想中的火箭引擎,可以推动火箭飞出地球,以每秒11.2千米的速度飞入太空,从而探索宇宙。

遗憾的是,当局和科学家的想法产生了矛盾。当局想的是眼前的需要,科学家想的是未来的太空探索。好在有冯·卡门从中协调“火箭俱乐部”与阿诺德之间的关系。阿诺德信任冯·卡门,而冯·卡门信任“火箭俱乐部”。他认为二者可以兼顾,从而使“火箭俱乐部”的火箭飞行试验获得了较为雄厚的经费,为实现长远的目标创造了条件。

由于冯·卡门从中斡旋,美国科学院于1939年接受了他们的建议,同意在加州理工学院建立火箭试验中心。

随后,美国军方又委托加州理工学院举办喷射技术训练班,钱学森被聘请为这个训练班的教师。从此,钱学森开始与美国的陆海空三军技术人员有了接触。这个训练班的学生,后来多数成为美军从事火箭导弹工作的军官和工程技术人员。

1940年春季,德国在西线发动闪电攻势——

4月,侵占丹麦和挪威;

5月初,侵占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

5月中旬,攻入法国本土;

6月,法国当局宣布投降。

此后,德国加紧侵略东欧各国;意大利乘机夺取英、法在地中海和北非的殖民地。

1941622,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进攻苏联,爆发了更大规模的苏德战争。

不久,英、法同苏联结成反法西斯联盟。

127,日本偷袭珍珠港。英美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在这种形势下,“火箭俱乐部”的几位美国青年应征参加了美国军队,走向抗击法西斯战争的前线。于是,“火箭俱乐部”不得不宣告结束。

然而,来自中国的钱学森仍然继续着他的火箭飞行研究。

1942年,盟军初步得到一个情报,说是德军在一个叫佩内明德的渔村附近,在研制一种叫做“V-1的导弹。

这个情报在盟军领导层引起了不小的震惊,尤其是给盟军中最强大的美国当局的求胜希冀蒙上了一层阴影。要知道,在20世纪40 年代初,“V1”如果装备了部队,显然是军事进攻武器中的一张王牌。

这个情报于19435月被证实。波兰的一位特工密告伦敦方面,希特勒的确正在佩内明德镇试制一种无人驾驶的喷气飞行物,这就是“V-1”飞弹。同时还在试制一种火箭,后来称之为“V-2”。

根据这位特工提供的确凿情报,美国空军的一架侦察机把佩内明德镇的试验设施全部拍摄下来。8月,英国出动轰炸机轰炸了佩内明德,使德军的这个还处于襁褓中的导弹试验基地遭到严重破坏,致使德国法西斯的导弹试制推迟了几个月,为盟军赢得了时间。

德军试制导弹基地的发现,使美国军方人士想到了加州理工学院原来那个“火箭俱乐部”的一些成员。

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已经担任美国某军事研究机构顾问职务的冯·卡门教授,邀请钱学森外出散步。他们在一片绿草地上坐下来,冯·卡门深情地对钱学森说道:

“钱先生,我准备推荐你参加一项军事研究项目,你大概明白这将意味着什么吧?”

钱学森凝视着停留在天空的一片白云,沉默了片刻,然后,对他所尊敬的导师说道:“对不起,请允许我考虑成熟以后再回答你好吗?”

冯·卡门理解地点点头。

自从那天同冯·卡门教授谈话之后,钱学森一直处在深深的思考之中。国家、民族的屈辱和仇恨,一古脑儿地涌上他的心头——中日甲午海战的硝烟,焚烧圆明园的火光,“八·一三”上海滩的血战,七七卢沟桥畔的枪声,南京大屠杀的血腥……这一幕幕民族悲剧,使他百感交集,忧心如焚。

三天后,钱学森向冯·卡门教授明确表示他同意导师的推荐。他想到,从眼前来说,帮助美国军队也是在参加国际反法西斯的斗争;从长远来说,掌握了这张王牌,回国之后,可以为祖国的国防现代化、为保卫神圣的祖国领土,贡献自己的力量。

于是,钱学森继续与马林纳合作,共同研究火箭发动机推进导弹发射这一重大的科研课题。

194311月,钱学森与马林纳合作完成了《远程火箭的评论和分析》的研究报告。他们在报告中提出了美国第一枚导弹的研制方案。

冯·卡门教授在同钱学森、马林纳讨论了这份报告以后,进一步核实了报告的数据,附上自己的一份备忘录,亲自送交美国陆军军械署技术部。

这份报告如同一支兴奋剂,给沉闷的美国军事科研注入了生机。五角大楼的首脑们互相传阅着报告的摘要,他们透过报告的字里行间,似乎看到了战争之神手中那银光闪闪的利剑,似乎看到了盟军对法西斯的威慑力量。

19432月,苏军歼灭了被围的德军精锐部队,取得了斯大林格勒全线的胜利,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面出现了新的转机。穷凶极恶的法西斯头子希特勒为扭转战局,便把赌注押在新式武器上。617日,他下令用“V-1和“V-2飞弹隔海狂轰滥炸英国伦敦。

这是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导弹。但是,由于当时制导系统技术不精确,希特勒发射的导弹未能击中伦敦市区,而是落在伦敦市郊甚至更远的地方。有趣的是,其中一枚导弹由于制导系统故障,竟然在飞向伦敦途中掉头回飞,在希特勒避弹所的上空爆炸,把那位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吓了一跳。

尽管如此,德国的导弹还是把英国朝野吓得惶惶不可终日,当然,也在反法西斯同盟领导层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美国当局连夜研究对策,寻求应付办法。最后决定,立即委托冯·卡门用最快的速度研制中远程导弹。

冯·卡门接受任务后,向钱学森、马林纳转达了美国军政当局的要求,并将德军“V-1”、“V-2”导弹轰炸伦敦的情况向他们做了通报。经过研究,他们确定由钱学森负责理论组的工作。

对于导弹的理论设计,有个形象的比喻,叫作“龙头”。他们认为不抓龙头,导弹造不出来。也就是说,要制造导弹,首先必须拿出理论设计方案来。这好比建造一座高楼,首先必须拿出一张图纸来。

这张图纸怎样拿出来?钱学森提名林家翘、钱伟长一道参与理论组的研究,由几个来自中国的学子,共同来设计这张图纸。

由于战时需要,美国当局只好放宽对侨民接触军事机密的某些限制,因此,钱学森的提名很快得到批准。有了林家翘、钱伟长的加盟,导弹理论研究工作进展很快。他们首先做了导弹分析,接着,又进行了燃烧室热传导与燃烧理论的研究,并将他们的理论研究成果及时提供给五角大楼。这期间,钱学森不断地来往于加州理工学院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和华盛顿五角大楼之间。

当美国五角大楼的将军们看到一份份研究成果时,情不自禁地搓着手,兴奋地大声说道:“干吧,现在轮到我们啦!”

由于钱学森等人卓有成效的工作,这项被誉为“美国导弹先驱”的计划,迅速被推上了研制轨道,一批“下士”导弹被制造出来,运往欧洲前线,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对服法西斯强盗的威慑力量。

可以说,美国第一枚导弹的设计工作,是由中国的钱学森、钱伟长、林家翘和马林纳合作,在冯·卡门的指导下完成的。因此,钱学森等一批中国的学子被称为美国导弹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不久,钱学森被聘请为美国航空喷气公司的顾问。毫无疑问,钱学森已经置身于美国军事科学的核心部位。

与此同时,钱学森意识到美国旧式的螺旋桨飞机飞行速度太慢,而且往往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不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钱学森与冯·卡门合作,运用空气动力学,运用数学领域的函数理论,出色地完成了螺旋桨式飞机改制喷气式战斗机的理论任务。从而,钱学森又把火箭飞行的研究扩展到了新的领域。所以说,钱学森又是美国空军实现从螺旋桨式飞机向喷气式飞机过渡的关键人物之一。

由于钱学森在战时的突出科研成就,二战期间,美国空军的火力系统得以大大增强。

无庸置疑,钱学森的科学成就在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他怀着对祖国国土沦丧的民族危机感,以一个反法西斯战士的高度热忱,致力于军事科学研究。在战争的高峰期,他每天都要工作到午夜,甚至到黎明,第二天又连续工作。夜以继日,分秒必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空军在一次绝密报告中,留下了这样的记录:

钱学森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美国专栏作家维奥斯特撰写文章,这样称赞钱学森:

钱对建造美国第一批导弹起过关键性的作用。他是制订美国空军从螺旋桨式飞机向喷气式的飞机过渡,并最后向遨游太空的长远目标挺进的关键人物……他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强国的科学家的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

……钱的工作被认为不仅对美国军事上的胜利是重要的,甚至对美国的军事未来更为重要。

   

31  “我是炎黄子孙”

  “我是炎黄子孙,我是钱氏家族的后代,我的根在中国。中国是生我养我的土地,我只图报答他。”

   美国当局被迫释放了钱学森。然而,这个昨天为美国设计了第一颗下士导弹,对美国火箭飞行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依旧未能摆脱恐怖阴影的笼罩——美国当局非法限制钱学森的人身自由,他们要钱学森每个月到移民局报到一次,不准离开他所居住的洛杉矶,并且要随时接受美国当局的传讯。

   偌大的洛杉矶竟然变成了一个无形的囚室——钱学森被软禁了。

   在钱学森被软禁期间,他的许多朋友的遭遇比他更为悲惨。威因鲍姆因为被美国司法局指控为共产党外围分子,判处四年徒刑。马林纳、桑莫非以及与钱学森一起工作过的许多科学家,也因受到麦卡锡分子的指控,而遭审讯。

   由于麦卡锡主义的幽灵死死缠住马林纳,马林纳感到在美国无法自由工作和生活,便毅然放弃了火箭飞行的研究,被迫去了法国巴黎,改行从事绘画艺术,直到20世纪60年代病逝于巴黎。

   钱学森交保释放后,也曾造成轰动——全美各大报纸都以重要篇幅刊登钱学森事件的经过和进展。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正义人士声援钱学森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再度向美国当局提出严正抗议,要求美国放弃对钱学森的软禁和审讯,准许钱学森自由离境。

   然而,这期间,正是美国在亚洲制造紧张局势的严重关头。美国军队在朝鲜战场败阵之后,依靠第七舰队的海军力量,于925日在朝鲜仁川强行登陆,并用空军狂轰滥炸朝鲜的大后方。他们还试图向新中国挑衅,将炸弹投掷到安东(现丹东)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不得不派出志愿军渡过鸭绿江,与美国交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于是,中美两国的武装力量的直接较量——正义与侵略的较量发生了。

   当年,美国五角大楼的决策人过低地估计了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美国军队与中国人民志愿军正面较量不久,便被打得难以招架,节节败退下来。

   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美国当局自然更加害怕钱学森回到中国大陆。因为那就意味着又有“几个师”的兵力,增援朝鲜战场,甚至,比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正因为“钱学森事件”关系十分重大,所以,美国司法当局和美国军方,丝毫不敢掉以轻心。他们在钱学森回国的问题上,不仅没有一丝松动,相反,进一步加强了对钱学森的限制和监视。

   时常是正当钱学森在书房阅读书刊时,突然有联邦调查局的特务登门造访。他们用粗暴的敲门声,干扰他一家人的平静,甚至不等主人开门便闯了进来。

对于这些不速之客,开始时,钱学森还客气地质问他们一声“有事吗?”这些人无言以对,却大模大样地坐在沙发上,吸烟,喝饮料,旁若无人。

有一天,蒋英实在忍无可忍了,面对这些流氓特务,她一改往日的温顺,放声怒斥:“狗特务,你给我滚出去,滚出去!”

蒋英挺身而出,以那女高音特有的宏亮音响效果,把特务流氓吓退了。

   钱学森的信件和电话也受到严格的监视和检查。他的朋友和同事们,就有人因为给他打了电话,便受到联邦调查局无休止的盘问。为了减少麻烦,朋友们同他的联系和接触一度被中断,他变成了深居简出的“隐士”。

   与此同时,美国当局用无休止的重复审讯和盘问,继续对钱学森进行折磨。

   1950年11月15,钱学森在洛杉矶一间大厦的小房间里接受审讯。

   主持这次审讯的是听审官华特尔,主审官是美国司法部驻洛杉矶移民局的检查官古尔丘,速记员是克里顿。另外,还有一些旁听人和新闻记者。

   几十个人挤在一间狭小的房间里。房间没有通风和空调设备,窗门紧闭,百叶帘低垂,空气龌龊而沉闷。

   当听审官华尔特宣布了对钱学森的指控罪名之后,审讯便由检查官古尔丘来进行。

   古尔丘原来是美国政府的一个反共老手,早在20世纪20年代便充当联邦调查局所谓反颠覆活动的侦探。如今,由他来承办钱学森的所谓违反美国政府移民法案。

老奸巨猾的古尔丘,从钱学森1911年在上海出生时间问起,然后按时间顺序一直问到他们将钱学森逮捕起来为止。整个审讯的冗长和繁琐可想而知。如果将审讯的全部记录转录过来,简直可以成为钱学森的半生传记。这里,我们只能将其中某些段落摘录出来,从中可以看到钱学森的高尚的气节。

吉尔特怪腔怪调地问道:

“你要回中国有什么目的?”

   “我再重复地说一遍,因为我是炎黄子孙,我是钱氏家族的后代,我的根在中国,中国是生我养我的土地,我只图报答她。”

“你认为你应该为谁效忠?”

  “我应该效忠于中国人民。”

  “谁是中国人民?”

  “四亿五千万中国人民。”

  “四亿五千万住在共产党中国的人民吗?”

  “他们之中大部分住在那里。”

“你认为你应该忠于中国的国民政府吗?”

“如果他们在治理中国,如果他们在做有益于人民的事,那么我应该效忠于他们。”

“你觉得国民政府是这样吗?”

“这一点——我还要等着瞧。”

“这一点,你心里对他们还不能确定吗?”

“他们以前做的事不很好。”

“那么,现在共产党的中国政府正在对中国人民干着好事吗?”

“我没有消息。”

“你说你没有消息,但你为何又要去那里?”

“是的,如果我到了那里,那么,我将对阁下所问的问题进行了解。”

“你打算带所有的资料——关于航空和喷射推进的文字资料——去干什么?”

“这是我知识的一部分,它是属于我的。”

“你打算怎样使用这些知识?”

“将它放在我的心里。”

“你打算将它用到中国——共产党中国去吗?”

“这是属于我的财产,我有权要给谁就给谁。”

“假如美国和红色中国之间发生冲突,你会为美国对红色中国作战吗?”

“我不能答复这个问题,因为指控者所描述的局势并未发生。”

“这样的局势并未发生是何所指?”

“这样的局势还没有出现。换言之,美国现在还没有向中国宣战。”

“一旦战争爆发,你究竟能否为美国向红色中国作战?”

“我未曾考虑这个问题。”

“你是否要先作出决定,决定这场战争是否有益于中国人民?”

“是的,我要作这样的决定。”

“你不准许美国政府替你作出这样的决定吗?”

“不,当然不。”

“为什么你不肯听从于美国政府?”

“因为家父曾经嘱咐过我,‘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

“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人民大众喜欢什么,你说什么,人民大众喜欢什么,你做什么。所以,绝不是美国当局要我做什么,我便去做什么。”

“那么,我要问你,你愿否将你在美国所学得的知识用在美国?”

“我早已用在美国了。”

“那么,我再问你,你可以将你在航空学和喷射推进方面的知识用在美国以反对中国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与我在前面所作的答案相同。”

   至此,钱学森的铮铮铁骨已令美国当局为之色变,而美国当局阻挠钱学森归国的恶毒用心也昭然若揭。

   次日,审讯继续进行。

   美国司法当局把12年前与钱学森家派对相聚的朋友,一个一个地传讯到审讯室来。许多人说他们知道这个共产党支部,但是每个人都含糊地说他回忆不起钱学森是否偶然参加过会议。他们说,到那里去的客人们,特别是外国人经常被邀请,这些客人没有必要知道这些会议是共产党的集会。因此,没有一个证人有任何把握供认钱学森是这个支部的成员。当时,一个管理经费的司库作证说,他回忆不起来收过钱学森的党费。

   事情已经很清楚,钱学森不是共产党员;但钱学森自己也承认,他参加过被当局指控的所谓“共产党会议”的那种集会,但他本人并不知道那是什么样的会议。他义正辞严地指出,他没有罪,他从未参加过美国共产党,他们的“集会”,仅是朋友间的闲谈,没有任何隐蔽的目的。因此,也不存在违反美国移民法的罪名。

  美国当局没有证据定钱学森的罪名。尽管钱学森的辩护律师一再向美国司法当局提出抗议,但美国执行法官依然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在政治观念上对钱学森提出质问,以此来胁迫钱学森放弃回归新中国的愿望。

但是,钱学森矢志不渝。

 

46 蒋英“索夫”趣事

钱学森又出差了,一去又是几个月杳如黄鹤。蒋英坐立不安,她再也无法忍受亲人死活不明的痛苦折磨。她找到一位国家领导人质问道:“钱学森到哪儿去了?他不要我了,也不要这个家了。”

  钱学森到哪儿去了?当时的确是无法告诉蒋英的军事机密。

钱学森到哪儿去了?这是一个绝对秘密。

1960年后半年开始,钱学森突然“消失”了。

当年,钱学森的“消失”,引起了种种猜测。

西方一家通讯社断言:

钱学森的消失,意味着中国将有重大事情发生。

果然不错。此刻,钱学森正在中国大西北一处人迹罕至的大漠荒原,夜以继日地忙于导弹试验的准备工作。

195810月,西北综合导弹试验基地成立。

19609月,试验基地初具规模。可以进行地对地、地对空、空对空导弹试验。

这期间,钱学森的行踪不要说对新闻界,对朋友,对家人,包括对他最亲爱的妻子蒋英也一律绝对保密。他和他的助手们在祖国的大漠荒原,风餐露宿,夜以继日地工作。一去就是几个月,从没有书信回家。

有时,他神不知鬼不觉地回家来,蒋英问他到哪儿去了?他只是淡淡一笑,说,没关系,不用担心。就算支应过去了。

有一次钱学森又“出差”了。蒋英问他去哪儿?不说。去多久?不说。一去又是几个月,杳无音信。

蒋英坐立不安。她再也无法忍受这种亲人死活不明的痛苦折磨,终于用火一样的恋情炸开了理智的闸门,她找到一位国家领导人,像一个天真的孩子赌气似地质问道:

“钱学森到哪儿去了?三个月连一封信都没有。他不要我了,不要孩子了,也不要这个家了。那我就放一把火,把这个家给烧了。”说完呜呜地哭了。

蒋英“索夫”的故事,当年在国家领导人中传为佳话。

钱学森到哪儿去了?当时的确是无法告诉蒋英的军事机密。

此刻,钱学森刚刚走下火箭发动机的试验台,又跳上一辆老式吉普车,沿着一条长长的土路,沿着弱水河,向大漠进发。有人说,弱水河是魔鬼居住的地方。烈日下,红褐色的山丘,闪烁着奇异的光彩,显示它的神秘,使人想到《西游记》中的一些故事,给人带来历史的遐想。

这里天很高,太阳很低。夏日,火辣辣的阳光,照在戈壁滩上,热浪灼人。在这苍茫的戈壁滩上,不乏历史见证。有古代楼宇的残垣,也有中世纪城堡的遗址。这些残垣遗址,将与现代化的航天城堡相对而立,共同俯瞰人类前进的脚步,共同面对戈壁滩的狂暴风沙。

倘若超越漫漫风沙,极目远眺,依稀可见一抹绿色林带——那是生命力极强的胡杨林。而能同胡杨林媲美的,那就是我们当代最可爱的航天人了。

钱学森浮想联翩。他在大漠中行走了许久,很想碰到一支赶驼铃的汉子,想寻觅到古丝绸之路的踪迹……

但是,他什么也没有遇见,只有那裹挟着沙砾的大漠狂风。

这是一个遥远的地方。

大概大禹治水也未曾到过这里,因为这个大漠荒原无水可治;

曾统率千军万马,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秦始皇,也不曾到过这里,因为这里是蛮荒之地;

自然,晚清皇宫里那位“老佛爷”,也绝不会想起这片不毛之地。

然而,今天我们的科学家来了,在我们的科学家眼里,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

钱学森到哪里去了呢?此刻,他工作在一个祖国地图上没有任何标志的地方。

此刻,在钱学森的脚下,是由不规则的砾石铺就的无边无际的戈壁。如果不是亲身站在它的面前,任凭你怎样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也难以描绘它的苍茫和荒凉。那枯黄的骆驼刺,容易使人联想到一辈子也没有得到过鲜花和春风的人生。那被烈日炙烤得冒着青烟的沙石,大概是世上最耐得寂寞的沉默者。

大漠的下午,是很有特色的——西下的夕阳,被高空的沙尘遮去了灿烂的光辉,只剩下一副淡黄色的圆面庞。在大漠的远处,升起了一条直上高空的炊烟,使寂静的大漠更显得寥廓。钱学森的心头蓦然想起了儿时妈妈教他的唐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他由衷地佩服诗人对大漠特有的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概括能力。

当他们跨上马背就要向前方进发时,突然看到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大片的湖水,波光粼粼,渔帆点点,像是回到了他极为熟悉的西子湖畔。

钱学森惊喜地叫道:“难道这就是大漠中的海市蜃楼吗?”

“我们看到海市蜃楼啦!”

人们欢天喜地,奔走相告。

傍晚时分,钱学森一行终于来到了正在施工的航天城基地。工地上的科技人员,解放军战士以及工人们,听说钱学森来了,都围拢过来,表示欢迎。

钱学森似乎忘记了一天来在马背上颠簸之苦累,他高兴地与大家握手、拥抱、问候。在简单的洗漱之后,便和大家一起,钻进帐篷吃晚饭。

64  科学与艺术联姻

钱学森与蒋英,一个科学家,一个艺术家。在这里,科学与艺术相得益彰,理性与感性完美结合。他们靠这种结合,在美国度过了艰难岁月;在国内,创造出了辉煌业绩;晚年,他们依然生活得情趣盎然。

钱学森在现代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与他有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是分不开的。他与妻子蒋英彼此相爱,他们彼此之间的感情始终是甜甜的,浓浓的。在这个现代家庭里,艺术与科学技术相得益彰,理性与感性完美结合。他们依靠这种结合,在国外度过了艰难岁月;回国后,又创造出惊人的业绩;到了晚年,他们依然生活得情趣盎然。

钱学森是一位不服老的老人,也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他以九十五岁的高龄继续从事“系统科学”、“复杂巨系统”、“大成智慧学”、“大成智慧教育”等尖端科学的研究。当说,钱老晚年的科研活动,得益于贤德的妻子蒋英的陪伴和精心照料。

一位作家称赞蒋英是时代为钱老雕琢的异乎寻常的艺术伴侣,蒋英的人生旅途,如同一篇诗,一幅画,一首不同凡响的歌,一曲美妙的交响乐。所以,她带给钱老一生的是激励,是慰藉。

夜晚,是这对老夫妻从艺术中获得最大满足的最佳时刻。他们共同聆听着从立体声音响中传来的世界名曲。莫扎特的交响乐《第四十交响乐》在室内飘荡。

他们似乎看到了蓝色的海水,听到了海水静静地冲刷沙滩的声音,那是人心与天籁的融和,是超越时空的豪迈预言,天地间回响着那永恒的潮汐,无穷无尽……

于是,老夫妻又开始了音乐的对话。

   蒋英说:“莫扎特离开人世时,两袖清风,一无所有。他甚至没为自己留下买棺材的钱。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被一个不认识他的人埋葬在谁也不知晓的地方。以至于后人无法找到他的墓地献上一束花。”

钱学森说道:“莫扎特没有给后人留下金钱和坟墓,但他却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乐章。”

莫扎特、贝多芬所创造的美妙音乐,是钱学森和蒋英这两位老年知识分子相随相伴的知音;这美妙的音乐,是沟通两颗高尚心灵的桥梁。

钱学森对蒋英说:“我觉得美妙的音乐可以比作天堂的声音。所谓天堂,那是梦的幻境。可是,每当我沉浸于这美妙的音乐之中时,就仿佛走进了天堂。我觉得音乐会把我们的灵魂带到神奇的世界中去。那神奇的世界有旖旎的风光,有斑斓的色彩……总之,那美妙的境界,任你怎样夸张都不过分。”

蒋英见丈夫说得那样动情,便有些调皮地说道:“正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用音符建造的天堂,所以我才得以天天带你到天堂里去游览一番,你说对吗?”

钱学森笑了,笑得那样甜蜜。他说:

“你说得好极了。五十多年以来,正是你给我带来了音乐艺术,正是这音乐艺术中所包涵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才丰富了我的世界观,使我学会了艺术的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了这些艺术的熏陶,所以我在思考问题时才能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宽一点,活一点。”

与蒋英相比,钱学森更喜爱贝多芬的作品,尤为喜爱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

此刻,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在室内回响着。

钱学森说:“贝多芬的音乐时常启迪人们萌生自我意识。每每听到他的声音,我的心便为之颤动,为之共鸣,总会受到一种崇高审美力量的激励和催动。就是在这种壮美音乐的启迪下,我领悟了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以及此生此世的使命。”

晚年,蒋英时常听到丈夫轻声哼唱勃拉姆斯那支有着四个主题的套曲。对此,蒋英自然心有灵犀——因为,勃拉姆斯的这套组曲包涵着人类对于生和死的认识和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在这个音乐世界里蕴含着一种情感的超越和一种境界的升华。

钱学森进入晚年以后,行走有些不便。他便有了更多的时间与蒋英一起研究西方古典音乐,研究诗歌,研究书画和历史。来访的朋友们莫不称赞这一双老年夫妻生活内容丰富多彩。

在钱学森看来,音乐和其他文化艺术走进他的生活,绝不是一种点缀。他以为,只有如此丰富的生活,才是生活的本身。

科学和艺术都是可以使人脱去胸中尘埃和庸俗境界的灵丹妙药。因此,钱学森和蒋英这一对老年夫妇对音乐家的世界观和艺术观,以及音乐作品的内涵,音乐作品的本质都进行过讨论和研究。例如:

“贝多芬的作品为什么能够如此传达人类的心声?为什么能够如此深刻地表达世界之本体?”

“贝多芬的音乐艺术为什么能够容纳如此广大、如此精美和如此复杂的人类胸怀?”

对于这些艺术领域的深刻话题,这对老夫妇都曾进行过细致的探讨。

在钱学森看来,贝多芬不是一个单纯的作曲家。他说:

“贝多芬是音响诗人,是音响哲学家,他是通过他的音符述说哲学,解释哲学,使音乐成为最富于哲学性质的艺术。他说,贝多芬总是用音符寓意寄情,启迪人类灵性,启发人类道德和良心。”

钱学森称贝多芬是创造最高层次艺术品的英雄。他时常陶醉在贝多芬的音乐世界里,也同时被贝多芬的英雄气概所感染。

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钱学森绝非一位单纯的科学家,就如同爱因斯坦并非一位单纯的物理学家,贝多芬并非一位单纯的作曲家一样。

65  参天大树,根深叶茂

人们把钱老比作一棵参天大树,根深叶茂。钱学森的名字,意味着中华大地一连串阳光灿烂的日子……

2007年月1025日——这是航天人刚刚为钱老庆贺95岁华诞十多天后的一个美好的日子。

清晨,钱学森寓所前的白杨树枝头,几只喜鹊吱吱喳喳叫个不停。钱老暗自心喜:今天将有喜事临门了。

630分,从收音机的新闻联播中传来喜讯——

20071024 8时零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中国人几千年来嫦娥奔月的梦想实现了。

这时,钱老回转身来,闻到了床前金黄色的菊花散发出的馨香,心情更加愉悦。

钱老怀着兴奋的心情,打开了立体声音响的开关,随着播放的乐曲,轻声哼唱着勃拉姆斯那个有着四个严肃主题的套曲。

蒋英会意地随声附和着……

此刻,这一对老年夫妇,心头淌着幸福的暖流。他们依偎着,凝视着墙上挂着的巨幅“蘑菇云”照片——那是我国第一颗战略导弹在罗布泊精确命中靶心的激动人心的时刻。

事情虽然过去35个年头了,但是每当看到这幅照片,总有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因为,那是钱老用心血研制的运载工具将这朵“蘑菇云”开放在预定的目标。

这样的“蘑菇云”掌握在自己民族的手里,是和平的象征,是国防威力的象征。这朵染上一抹晚霞的“蘑菇云”,在这对老夫妇的心目中,那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和平之花。

同样,刚刚升腾在寰宇的“嫦娥,她是和平的使者,是几代航天人奋发图强自主创新的成果,是我们国家综合国力快速提升的象征!

钱学森院士和蒋英教授与全国人民一起,怀着喜悦的心情度过了这美好的一天。

当人们怀着同样喜悦的心情注视着嫦娥一号飞天的壮丽场景时,祖国人民不会忘记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不会忘记为了这一伟大事业拼搏终生的钱学森!

是钱学森的一双大手托起了共和国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一座“天梯“!

《人民日报》一位女记者曾写下了下面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将这作为这部传记文学的结束语吧。她写道:

如果我为钱老写传记的话,我宁愿把钱老看作一棵参天大树。纪伯伦有言:如果给一棵树立传的话,那么它的历史犹如一个民族的历史。一世情缘,根深叶茂,它的名字便意味着一连串阳光灿烂的日子……








编者按:祁淑英是我传记文学学会会员,也是我会当选的十位“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之一,她撰写的长篇传记文学作品《钱学森》曾获我学会第二届“苹花杯奖”。在《祁淑英全集》即将出版之际,现将《钱学森传》评论文章选编如下,以飨网友。

书评:

《钱学森传》是一本好书

米博华

快速成长的经济和深刻变化的社会,让我们像是坐在一列风驰电掣的列车上,紧张刺激但内心充满躁动不安。虽然人们努力营造和谐轻松的气氛和环境,但心灵深处却很难得到真正歇息。蓦然发现,这个时代真正缺少的不是龙肝凤胆、珠宝金银,而是一种宁静优雅的环境 ,一点有深度的人文精神。没有案牍劳形,没有手机干扰,没有饭局应酬,夜里挑灯看剑,西窗高卧读书。读一本散发着淡香墨气的好书,这实在是奢侈的享受。

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由祁淑英撰写的《钱学森传》,是一本值得认真一读的好书。对我来说,不仅是因为这本书的主角钱学森的事业、成就和人格,令人高山仰止,也因为本书作者祁淑英同志是我的长辈和同行,与我故去的母亲有着几十年深厚的友谊。她以古稀高龄,仍激情豪迈地创作和推出七八部科学家人物传记。这样的成就本身就已是传奇。

我试图走进他们,走进那个激动人心的年代,为读者作一点粗浅的导读。

钱学森的传记已出版多部,报道更是数不胜数。与许多曾被“雪藏”的“两弹一星”功臣们不同的是,钱学森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广为人知,是无数青少崇拜的偶像。比如,他是最早一批冲破封锁回到新中国怀抱的科学家,他曾是大名鼎鼎的冯,卡门的学生和同事,他用脑子记下了用几个大箱子都装不下的资料和数据,他的才能被美国军方认为“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他领导并参与了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等等。其实 ,当年对钱学森的报道并不多,但这些传奇故事还是不胫而走,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在群众中广为传颂。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曾在一次关于“科学与艺术”的学术报告会上得瞻钱学森的风采,至今历历在目。由于听众甚多,十分拥挤,只能踮着脚尖眺望。钱学森具有磁石一样的魅力:宽大敞亮的前额,慧光四射的眼神,清新儒雅的语言,望之如在云霓。尤其是,他对未知世界不懈探索,对学术创新的理解宽容,以及在和年轻人交流时的谦逊态度,给所有人都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这部书稿准确地把握了钱学森事业、成就、品德等几条线索,透过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展现了钱学森的精神世界和做事做人优秀品质。我们看到,经历过救亡运动洗礼的那一代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崇高情怀和精纯人格。他们既保持着中国传统的格调和风骨,也具有“西学东渐”年代的开放胸襟和宽阔眼界。正是在救亡和图存的自觉承担中,在民族解放和复兴的伟大召唤中,一代知识分子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勇气,在文学、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努力开拓,形成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奇观。我们还看到,新中国成立后,无数爱国知识分子以巨大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他们不计名利、无私奉献,为国家建设倾注了全部心血。即使一些人累遭困顿,倍受摧折,但始终不改对理想的追求,“虽九死其犹未悔”,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一往情深。古语云,“广陵散绝”,意谓优良传统断绝或后继无人。我想,不论时代怎样变化,爱祖国爱人民的赤子之忱都不应失却。钱学森所代表的那一代知识分子品格和精神不应当也不会是“绝响”。

本书作者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作家。很早我就听我母亲说,淑英阿姨在河北日报工作时,就是一位刻苦、勤奋、多产的记者,人物通讯写得尤其好。我从事新闻工作后,与她接触更多。记得1995年前后,淑英阿姨和魏根发叔叔(祁的老伴)一起来人民日报,让我帮助他们查找一些资料。原以为,可能是她准备在退休后写些文章调剂生活;不曾想,文学创作特别是文学传记创作已经成为她的一个事业,一发而不可收。写作量之大,成就之高,让人惊叹!很难想象,一个年过七十的老太太风里来雨里去,经常一个人坐着公共汽车寻访被采访对象。更难想象,砖头一样厚的大部头著作竟是她在电脑前一个字一个字摁出来的。她有三十岁的激情、四十岁的活力、五十岁的精力,这实在不能用一般的兴趣爱好来说明这番执着、这种勤奋。确切地说,思考与创作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不会因年龄的增长而褪色。创作生活赋予她生理年龄完全不同的涵义。

任何传记作家都不可能是简单的复制主人公的事迹,因而传记文学另一个主角常常是作者。我们在罗曼罗兰的作品中看到过这种情形。正如祁淑英同志所说,是钱学森胸怀祖国、胸怀民生的伟大精神感动了她。事实上,她也是一个有着同样理想和追求的人。她善良朴实,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帮助过许多青年才俊。她正直坦诚,即使在动乱年代也有一种不默而生的骨气;他急公好义,常常为成就别人的好事而忙忙碌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笔下有奇气。”以古稀之年精力,“读万卷书”倘可;“行万里路”,恐力不从心。但是我从不怀疑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淑英阿姨依然能够不断推出让人称奇的好书。

我期待着!

200810月(作者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附录:关于米博华序文发表后的书信往来

河北日报总编辑张志欣给米博华的复信:

米总:您好!拜读了你给老祁的序文,第一突出的印象是,写出了真情实感,至情至性。那份浓浓的亲情友情,浸润在字里行间,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对于一个多年从事党报特别是从事评论工作的领导者来说,尚能保持一份柔情侠骨,殊为难能可贵!

印象之二,你不仅是一位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家;不仅文采裴然,笔端流淌着真情,更重要的是,对人对事对生活有着深刻而独特的认识理解和感悟。你对人的评价精准独到,对钱学森,对祁淑英皆是如此。

一点看法,难免失当,期期待着你不断有更多新作问世!

                             张志欣

米博华的回复:

谢谢您的鼓劲,也谢谢报社刊发稿子,久不动笔了,不如年轻人写得好,但态度还是认真的,我体会,这个年纪,激情不在。才学锐减,留下的只能是一份平淡的真挚。倘有可能,会写些小文章奉上请教。谢谢!

                                            米博华

责编崔立秋的评语:

祁老:从张总短信看出,她对米博华和您的评价都很高,不是客套,而是发自真心!平时,张总和我说起您时,也总是充溢敬意。确实,您的作为,值得我们这些后辈学习!

米总的短信写得真实感人,作为人民日报老总尤为难得!想起一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此言不虚。我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编辑,但也请代我转达一个编辑对作者的感谢和相邀,希望能经常拜读米总的文字,并为我们的版面增加分量和光彩!

                                                                                                 崔立秋





《钱学森》是一部写不完的书

徐征

鲁迅有言:“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时下,明星出书,可谓一热,且印数相当可观,销路颇为看好。然则,其多数内容平平,而那些披露个人隐私之作,相互对骂之书,尽管凭着明星的名气招来不少读者,却对不谙世事的青年,简直是一种误导。这是不容置疑的。本人如是说,绝无反对明星出书之意,而是说应以严肃之态度去写书。我曾大声疾呼,多为那些默默无闻,甘于奉献,功勋卓著的科学家树碑立传。可喜者,一批科学家的传记文学相继面世,尽管不如明星之作畅销,其内容质量和价值高出几筹,那是一定的。祁淑英撰写的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钱学森》一书,便是其中之一。桑献凯同学在《杰出爱国知识分子的肖像》一文中有一段话正合吾意,姑且引述为证。这位同学说:“总感觉现今市场上的传记被一些歌星、影星、主持人乃至商人所充斥与人们的探秘心理有关,与人们更加注重当下有关,更与放弃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价值与意义的消失有关。”“在当今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传记,应该为什么样的人做传。因为在我们心目中,值得做传的人,应该是人的楷模,我们需要了解的不仅仅是传主的传奇经历,更重要的是在他们身上、在他们的世界里得到一种意义、价值和启迪。”佟娜同学在她的体会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亦可谓击中要害,她说,有的明星后离婚后著书,“不知是想趁此以大赚一笔稿费,还是发泄一下反目为仇的私愤,比赛似地著书立说,炫耀自己的感情秘史。”“结果名人是更加有名,事业仿佛更加显赫。”真乃一语中的!

《钱学森》一书其内容感人至深,乃是那些明星传记无可比拟的。原因很简单,钱学森本人就是一部崇高的书,他的爱国之路,奋斗之路,奉献之路;他的人品、学品,文品;他的辉煌成果,是写不完,读不厌的书。此书一出版,即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尤以大学众多莘莘学子为甚,乃是很自然的。本人曾参加在河北师大举行的《钱学森》首发式,两位作者签名售书,竟有那么多同学争相购买,其情景颇为动人。而且,他们是那样认真地读,深入地思考,从中汲取营养。本人为此而深受感动。谓予不信,这部《走进钱老   感悟人生》便是证明。

《钱学森》一书付印前,我看过一次清样;见书后,又读过一遍,深为钱学森的精神、品德、学识、成就所激励。这次又一口气读完了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部分同学写的《钱学森》读后感,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些出自同学们的肺腑之言,说明他们确实走近了钱老,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在这里,我想摘录同学们的一些感悟之言予以说明,毋须我与以赘述。姜小平同学写道:“《钱学森》以其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笔,细腻的构思,再现了我国一代科技伟人真实而又传奇的曲折经历,辉煌而又平凡的人生之路。他的爱国品质,他的奉献精神,他的民族气节,他的坚强毅力,。。。。。。无疑为我们今天的炎黄儿女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创造了一批不朽的精神财富。”白雪同学写道:“涉足钱老的精神世界,你会接触到中华民族许多崇高而美好的东西,感受到一颗伟大心脉强而有力的跃动。他不仅是科学巨擘,更是华夏忠诚的男儿,他为祖国甘于奉献、无怨无悔的精神可歌可颂,可尊可敬,引发人们对社会与人生的深深思索。”阅读《钱学森》,“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只有把自己溶入祖国的辽阔的天地,生命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才会无怨无悔。”尹静霞同学说得好:“钱学森说他一生最崇拜的不是权力,也不是金钱,而是知识,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不会把学习知识看作一种负担,看作考试的分数或是一纸证书。”张海红同学引用别林斯基的话“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他也就不属于人类”以后说:“为了祖国繁荣昌盛,为了中华民族美好的明天,我们唯有努力学习,以自己之所学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国现代化建设中去,这便是爱国的具体体现。”赵艳红同学深有感触地说:“钱学森给予我们心灵的启示与鼓舞足够我们去品味一生,用自己的行为来诠释我们的报国之志,来书写我们的爱国之情!”王巍同学满怀激情地写道:“钱学森是知识分子的楷模,科学家的楷模,而他首先是一个爱国者的楷模。”詹鹏同学说得好:“爱国并不是一个泛泛的概念,更不是一个空洞的说教,她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自己的行动来书写,让历史来检验。”于志萍同学良有感慨地说:“作为跨世界的大学生,从钱老身上,我懂得了怎样做人,怎样做中国人!”张瑞凤同学联系自己将要成为人民教师的崇高职业说:“我们做不了科学家,做不了伟人,但我们可以学习伟人的精神,培养出千千万万个伟人!”张志远同学在如何对待个人名利上,颇有感慨地说:“在功绩面前,钱学森从来不谈自己,更不愿谈自己的贡献。用钱老的话来说:“想想看,人生能有几多微火,几多炽焰?以一生积累的热量,能点燃几盏灯?”于是一个高大的形象树立在我们的面前,激励我们向前进。以上引述,足以说明同学们对《钱学森》一书阅读之认真,领会之深刻,收获之量多,也足以说明《钱学森》一书的价值所在。当然,还有不少同学的文章有发自内心的感想,恕不一一引述。

我们应该感谢祁淑英、魏根发同志,他们为《钱学森》一书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应该感谢花山文艺出版社的领导和责编,他们为出好这部书付出了巨大的精力;还应该感谢河北师大、河北科技大学党委、校团委在组织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对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必将大有裨益。期盼这样的读书活动,一年能开展一两次,不知可行乎?

“学习知识,报效祖国”,愿钱老这个座右铭成为同学们的实际行动。是为至盼。

   

一九九八年一月二十七日  作者徐征:原河北新闻出版局局长。






走近钱学森

繆俊杰

 

在钱学森离美返国若干年之后,美国一位专栏作家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金波尔(美国当年的海军次长)的话说错了,钱学森在科学上的价值,岂止只抵三个师或五个师的兵力。他替中共研制的飞弹,不但完全平衡了中共与美国之间战略武力的差距,也是中国对苏联的威胁产生抗衡,同时,在美苏两大军事强权之间,中国以其飞弹实力加上十亿人口,与苏美形成鼎足而立的局面,简直是以一人之力换一国之力。”

不管这位专栏作家的评价是否确切,是否有夸大其词的成分,但对于钱学森这位科学家的价值,他的存在的重要性,确是说到点子上了。钱学森早年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等技术科学领域做出的开创性贡献,他回国后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发展所做的贡献,以及它的系统工程理论的广泛运用所发挥的作用,已逐步为人们所了解。但在国人的心目中,“钱学森”这个人物却始终充满神秘色彩,是位可望而不可及的“科学圣人”。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书——祁淑英撰写,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传记文学《钱学森》,一下子拉近了广大读者与这位“科学圣人”之间的距离。这部四十六万字的传记,以翔实的资料、流畅的文笔和生动的细节,展示了这位杰出科学家传奇的一生。它使我们走近了钱学森。

爱国主义是贯穿钱学森整个生命的主旋律。在他的人生四季中,无论是生命的春天,成熟的夏天,收获的秋天,还是春意盎然的冬天,他都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情怀。当他身在异国,家国难归时,在美国法庭上以黄钟大吕般的恢宏声音宣告:“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我的根在中国。”回国以后,这位享有国际威望的大科学家,能以一个普通的科学工作者、一个普通人的姿态,投入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穿行在风沙弥漫的西北荒漠,风餐露宿,爬冰卧雪,默默奉献,也是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怀,一种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境界,成为他人生的支点。读着钱学森的传记,仿佛是一曲起伏跌宕、澎湃高昂的爱国主义的交响乐在撞击着我们的胸怀。

钱学森是杰出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博学才子。他对哲学、医学、艺术,特别是音乐,都有相当高的造诣。他有多方面的爱好和丰富的感情世界,这部传记以多彩的笔墨和丰富的旋律奏出了钱学森生命中的“复调”。在钱学森的身上有丰厚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的奉献精神,他的民族气节,他的坚强毅力,他的艰苦朴素,他对父母师长的浓重情怀,他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有力的显示了他的品格、情操,令人景仰。作品以相当的笔墨描写了钱学森诸多方面的心路历程,特别是他与蒋英青梅竹马、忠贞不渝、相濡以沫、融融乐乐的爱情生活,写得真切、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不失为本书的重要特色。

钱老年事高迈,仍然老骥伏枥,关怀着祖国的科技事业。党和人民给他的崇高的荣誉,使他的生命更显辉煌靓丽。我们的作家应该为这样的科学巨星立传。不只是这一部。

作者缪俊杰:原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著名书评家

                  写于 199712月 发表于《人民日报》






                             

杰出爱国知识分子的肖像

——评传记文学《钱学森》

桑献凯

总感觉现金市场上的传记被一些歌星影星、主持人乃至商人所充斥,这与人们的探秘心理有关,与人们更加注重当下有关,更与放弃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价值与意义的消失有关。所以,读完祁淑英撰写的传记文学《钱学森》(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就想,在当今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传记,应该为什么样的人做传。因为在我们的心目中,值得做传的人,应该是人的楷模,我们需要了解的不仅仅是传主的传奇经历,更重要的是在他们身上、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找到一种意义,寻求一种价值,得到一种启迪。

读过传记文学《钱学森》的读者认为它是当今传记文学中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我们也认可这种评价。认可的原因也来自上述想法,即这部传记不仅全景式地描绘了作为举世公认的科技伟人,中国“导弹之父”,“航天之父”,为我国科技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钱学森的人生旅程,更重要的是展示了钱学森身上表现出的崇高民族气节、对中华民族的责任感和对科技的献身精神。

我们国家领导人对钱学森的评价是“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爱国情怀可以说是传记文学《钱学森》创作中的一条主线,它不仅贯穿于钱学森的整整一生中,也体现在传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谱系中。

钱学森出生和成长的岁月,正是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的时代,当时许多知识分子、仁人志士都抱着救亡图强、振兴民族的目的留学海外,以寻求强国之道。钱学森的父亲钱钧夫早年留学日本,是我国早期著名的学者和爱国人士,母亲章兰娟具有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钱学森自幼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爱国主义的熏陶。作者在写钱学森的爱国情怀时,既写了钱学森如何爱国,更写了他为什么爱国,写历史背景,家庭对他的影响,也正是这种背景材料的发掘与拓展,不仅使爱国情怀具体化,也让读者感受到,正是有这么多爱国志士,才有了中华民族富强独立、繁荣昌盛之今天。《钱学森》一书中有许多父亲钱均夫对钱学森谆谆教诲的感人情节。钱学森去美留学临行前,“钱钧夫抖动着双手,从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急促地塞到儿子手里,说道:“这就是父亲送给你的礼物”这张纸条写的是:“人,生当有品:如哲、如仁、如义、如智、如忠、如悌、如孝!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当青青然而归,灿灿然而返。”全国解放前,钱学森回国的一天夜里,钱钧夫从抽屉里取出一本有关唐玄奘的小册子递给儿子,他说:“玄奘是中国佛人中的大哲,他为了到印度进修佛道,历尽磨难,毅然回归故土,向国人传播佛学,实现了他的宏愿。”所以,当读到钱学森在美国的监狱里大义凛然、誓死也要回归祖国这段感人故事时,就联想到钱学森父亲母亲对他讲述的民族英雄史可法、岳飞的故事以及钱学森和一些爱国人士的交往。正是家庭的教育和影响,才使钱学森的爱国行为有了依据和说服力。

作为传记文学,其首先要突出的是真实性,强调历史属性,他不能像小说一样虚构,它不仅要采访传主(如果在世),更要涉及与传主有关的人物和大量文献资料。但传记文学作为文学的一种,它不是传主历史的被动展示和资料的堆积,传记文学的意义应在于作家通过对传主人生经历和心灵的发掘,而对读者有所启迪。叙述的手法应是文学的。比如传主经历,作家不可能重新经历,所以作家笔下的传主人生图景是艺术化了的,这种艺术化不是虚构,是建立在真实性基础上的艺术处理。有人说科学家的传记不好写,其原因既在于作家很难进入传主的专业,也在于作家对真实性艺术性的把握上,从传记文学《钱学森》大量的真实细节和精彩对话上可以看出。《钱学森》的作者祁淑英成功的解决了如何处理真实性与艺术性的问题。比如书中所描写的钱学森在狱中与美国官员的对话,——“你要回中国有什么目的?”我再重复地说一遍,因为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根在中国,中国是生我养我的土地,我只图报答她。”“你认为你应该为谁效忠?”“我应该忠于中国人民”……“为什么你不肯听从于美国政府?”“因为家父曾经嘱托于我“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这是什么意思?”“意思是说,人民大众喜欢什么,你做什么,人民大众喜欢什么,你说什么。家父从未谈起,天听美国人听,天视美国人视。所以,绝不能是美国当局要我做什么,我便去做什么。”正是这些文学的又是真实的对话,既表现了传主的崇高民族气节,也增强了传记的艺术感染力。著名传记作家莫洛亚说“一个现代传记作者,如果他是诚实的,便不会容许自己这样想:这是一个伟大的帝王、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一位伟大的作家,在他的名字周围,已经建立了一个神话一般的传说,我们想要叙说的就是这个传说,而且仅仅是这个传说。他的想法应该是:这是一个人。关于他,我拥有相当数量的文件和证据,我要试行画出一幅真实的肖像。”按这个标准,可以说传记文学《钱学森》的作者祁淑英为我们画出了一位爱国知识分子的肖像。

作者桑献凯:现任河北日报副总编辑

            写于1997年月日11月 发表于《河北日报》






一个传奇 一段旅程

——评祁淑英先生的传记文学《钱学森》

       

 魏丛

作为一个在普通家庭长大的孩子,在我渺小的生命里,可能永远也无法触到伟人的气息,但是,还好有这本《钱学森》为我敞开了时空隧道,我才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科坛大师钱学森的人生。

作者的语言朴实、生动,丝毫不矫揉造作,没有官腔,没有着意歌功颂德,然而正是这样朴实的语言,把我带进了那样一个美好而传奇的人生旅程中,带进了一个个绚丽多彩的故事中。

在蒋百里伯伯笑吟吟的要少女时代的蒋英为即将出国的钱学森演奏一首钢琴曲的时候,我好像就在那架白色的钢琴旁边,江南的风含着水汽正从窗户探进头来,我仿佛看到蒋英羞涩地走到钢琴的旁边,轻轻的坐下,她的手纤细又白净,正是这双美丽的手,在黑白相间的琴键上不停地舞动着,动听的旋律应击而起,她的脸蛋微微的泛着红,嘴角轻扬,露出了浅浅的笑容,因为旁边站着的,是她敬佩的学森哥哥,她想偷偷地望他一眼,告诉他自己心中的不舍,却又怕不小心弹错曲谱,让他笑话。而在一旁聆听的钱学森那深情专注的眼神,仿佛一直看到了秀美的蒋英的心底。我的脉搏仿佛也随着旋律静静地跳动着。空气中似乎弥漫着初恋的甜味儿。

当北平和平解放的消息传到了美国,我和主人公一起倍感振奋,当我读到周培源教授来信诉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威武入城时,我赶快把头扭向书中的主人公——他正与我一同读着那阔别许久的方块字,我好像还有些担心,我怕他会舍不得美国的优越生活,我怕听到他否定的回答,可是这位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并没有让我失望,这时,他早已经心系祖国,我好像看到他迫切的想要在实验报告上签下汉字。我随着钱学森脚步一路追到加州理工学院的实验楼,找到了他那位风趣的导师冯·卡门,看着他殷切地向导师表达着想要回到祖国的愿望,而他最尊敬的老师却摇了摇头,我从那位头发花白的老犹太人的眼神中看到的不是自私的想要绊住这个优秀的弟子,而是真的担心他会失去他所钟爱的事业,那是跨越了国界的爱意,温柔而深情,我明白了所有的老师都是真的关心自己的学生。

在幽静的景山公园西边,那座红墙绿瓦的寺庙,我正痴痴地望着舞厅的灯光发呆,突然听到了只有在影视剧才能听到的带着的江阴口音的话语:“你就是钱学森先生吧?”我赶快循声看去,啊!那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他一点都没有架子,“我是周恩来,欢迎你啊!你在美国的事,我早有所闻,怎么样,回国后还适应吗?”和主人公的心情一样,我激动的无以复加,那就是祖国人民至今津津乐道的敬爱的周总理啊!我的眼泪几乎要夺眶而出。钱学森紧紧地握着周总理的手,他的眼里含着千言万语,和我一样失去了讲话的能力。周总理和蔼的笑着,拉着钱学森坐下来,我怕羞不敢上前,只好躲在一边偷听,周总理就这样把建立我国国防航天工业的重任交到了钱学森的肩上,我真想大声的对主人公说,不要让我们的总理失望啊!

钱学森果然没有辜负周总理的嘱托。在酒泉的东北方向,弱水河畔额济纳旗地区,戈壁的风不羁的呼啸着,风儿掠过大漠,信手卷起米粒大的石子啪啪的打在我的脸上,我摸着发红的皮肤,嘴唇因为缺水裂开了,好疼好疼,但是钱学森好像完全没有经受狂风袭击的样子,他裹着旧旧的橄榄绿棉大衣,认真地指挥着导弹发射前夕的一切准备工作,他的手背也被风呲的裂开了几道血痕,但是他的目光却停留在手中的一份来自北京的文件上……就在这时,随着书页一翻,我也来到了北京,来到了钱学森和蒋英的家,我看到蒋英焦急的等待着丈夫的消息,随着岁月的变迁,她的眼角也有了些许细纹,但是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仍然像一汪湖水,动人心魄,只是,这片美丽的湖泊如今正起波澜,她正担心着突然消失的丈夫,他到底去了哪里?为什么连一个口信都没有传来?哎!钱学森,面对如此连心的人儿,你竟然都没有透露半点消息?我好想告诉她,但是我张开了嘴,却讲不出话,只能随同蒋英一起心急如火。

苏联专家已经撤走了82天,他们狂笑我们失去了他们的施舍,我们国家的科技必然停滞不前,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将会变成“一堆碎铜乱铁”!我望着地平线上升起的那颗似乎要撕裂苍穹的“东风一号”导弹,即紧张又亢奋,我心里想着,等我们羽翼丰满,就让你们这些瞧不起中国的超级大国吃吃苦头!但却被作者伸出的手轻轻拍掉了这样的念头,她在书中写道,“战争几乎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前进的怪物……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需要和平……为了防御帝国主义的冒险,为了有效地抵御非正义战争,中国一定要拥有现代化的国防。”是的,一旦发生战争,受苦的永远不是那些拥有私人飞机的当权者,而是最底层的劳苦大众,原本美满幸福的家庭会瞬间变得支离破碎,硝烟四起,哀嚎阵阵,这绝对不是善良的中国人民想要见到的,我们中国的国防建设不是为了侵略,是为了防御,为了保护,为了保护中国的十三亿人民,为了保护得来不易的平安生活。

当我合上这本浸透了作者心血的书,三魂七魄似乎还夹在书页里不肯出来,夕阳西下的时候,我好像看见钱学森与蒋英并肩,共同守望着天际的红霞,我为他们执着的爱情感动,如果在美国的12年里,钱学森不是一心守望着家乡那位青梅竹马的小妹,我们的国家可能就会失去一位科技伟人;如果不是蒋英心甘情愿地守望着一“出差”就杳无信息的丈夫,体谅着丈夫无法言明的神秘工作,一个弱女子默默地撑起他们的那个小家,哪里会有今天的钱学森呢!这本书就是这样的神奇,它把那么遥远的一个故事,带到了我的身边,让我读到一个好学生、好老师、好爸爸。其实伟人并不是伴着红光出世,拥有像蜘蛛侠、超人那样的超能力,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相伴他们的成功的,是他们一生不懈的努力,是他们胸中不悔的追求,是他们对祖国人民不变的热忱!

如果把钱学森的精神比作炫目的阳光,那么读完这本书,我是真正地晒黑了。不是被有害光线灼伤,而是去掉了精神上的苍白,去掉了脑海中的迷茫引起的病态。豁然开朗的我,脸上亮起了沐浴阳光后的红晕。一股在胸膛涌动的暖流,一种抑制不住的感动,不正是作者、编者所想要看到的吗?他们把伟人的故事带给了我们,就像为我们的引擎加上了油,而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只有逆着风雨不断前行才能报答这番苦心了!

封面上的钱学森爷爷还在微微的对我笑着,这面无比明亮的镜子,映出了我充满朝气的脸庞……





爱国之路 奋斗之路 奉献之路

——读《钱学森》有感

                       河北师范大学团委 姜小平

  放下沉甸甸的书,却放不下激荡的心绪。从凡尘闹市中走来,却犹如空谷幽兰散发出一缕缕馨香。《钱学森》以其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笔,细腻的构思,再现了我国一代科技伟人真实而又传奇的曲折经历,辉煌而又平凡的人生之路。他的爱国品质,他的奉献精神,他的民族气节,他的坚强毅力……无疑为我们今天的炎黄儿女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创造了一批不朽的精神财富。翻开扉页,一位受人敬仰的科学巨人,一位情意至爱的血肉之躯,仿佛,钱老就在我们面前。

钱老走过的路,是爱国之路,奋斗之路,奉献之路。

“学习知识,贡献社会”,成为钱老一生恪守的信条。也许,若没有钱均夫的家训,钱学森的人生就可能改写。出生在书香门第的钱学森,从小就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家庭的熏陶下,耳濡目染,奠定了钱学森日后不悔的选择,正式凭着家父这烙印在心灵上的八个字,钱学森才得以在最艰难的岁月里,在身陷     时,爱国志向不改,报国信念不衰。自踏莲而至始便写就了动人的爱国诗篇:一生事业的选择,梅花岭之行,图书馆内“开卷有益”的感慨,义无反顾地重归祖国。。。。。。这林林总总,一桩桩,一件件,无不饱含着钱老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眷恋,无论他身在何处,他的心一直感念着自己的祖国母亲。“我是属于祖国的,我的根在中国”这钢铁般的铮铮誓言,令美国当局魂震心颤,令每一位中国人扬眉吐气。他常说,人一生能为祖国和人民做一些事情,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和光荣。就是这朴实的言语,滚烫的赤诚,表达出一颗多么圣洁的灵魂。

是的,人“生当有品”。

这位在我国航天、火箭、导弹事业上的拓荒者和创业人,这位享有“航天之父”、“导弹之王”称号的科学家是善于创造奇迹的。几十年来,正是凭着一种钉子精神,牢固地坚守在使火箭腾飞的岗位上,无论时、事如何变换,自信永存,追求不改。这种对祖国的信心转换成的是:一枚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火箭,从中国的大漠腹地,从晋北的山窝,从川藏高原腾空而起,直插云霄。

“一个出色的科学家必须对社会做出更加实际的贡献,进而成为改变社会现实的积极因素”,钱学森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正式在这种信念的激励下,在这种对待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下,才会有《工程控制论》的诞生,才会有中国的“东风一号”、“实践一号”、“风云一号”、“东方红一号”的相继问世。

这位国防科技战线上的功勋,把他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社会和人民。钱学森,已经将自己的生命交给了科学,交给了创建科学的巅峰;已经把自己的生命使用的太有效力,太精细,太有韧性;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致力于富国强民的严肃的事业当中。他曾说“人生能有几多微火,几多炽焰,以一生积累的热量,能够点燃几盏灯”。而钱老正是用自己有限的微火与炽焰为我国的航天事业辛勤地点燃了一盏盏起航灯。

“未出土时先有节,待到凌云更虚心”,这是钱老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我们用尽一生所应追求的高雅境界。

感谢祁淑英、魏根发两位作者在文学的百花园中为我们送上这样一朵高雅恬淡的小花,为隆冬季节平添了几分温馨。在全国上下“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中,让我们用钱学森精神筑起一道坚固的精神长城,化爱国之情为报国之志、效国之行,构筑我们时代的精神家园。钱学森,这个响亮的名字,和着他卓越的成就、完美的人格将激励着我们的青春在奋斗中闪光。

事是不可或缺的。钱老当然也不例外,自小爱国主义便深深印在了他的心灵上。他欣赏岳飞精忠报国的豪情,他钦佩诸葛亮终于汉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作为。于是,“学习知识,报效祖国”成为他终生不渝的信条,这对于一个孩童来说,是多么难能可贵呀。在看当今的某些少年,胸无大志,贪恋父母的呵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我意识过盛,容不得半点委屈,可谓养尊处优。钱老的少年生活对于他们将是一个很好的垂范。他们完全可以走出温室,广泛的接触社会、自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树立志向,尤其是培养热爱祖国,贡献祖国的理想,这对他们将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或许有人会说:“少年的心是仲夏的天,阴晴无定,说变就变。”然而钱老的可敬之处也就在于此,在他以后的漫漫征途中,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他行动的准绳。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有过或正在有着爱国的举动,但要扩展到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把祖国放在第一位,又有几个人敢慨然说“能”呢?毛泽东同志曾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不做坏事。而我们的钱老却做到了,而且做得相当出色。从少年读书求学到青年留学美国,从航空工程专业到转学航空理论专业,从世界瞩目的青年力学专家到美国军事部门的要员,每一部无不浸透着他对祖国深深的爱恋与赤诚。就拿应聘于美国军事系统这件事来说吧,为他国效力,这本有违他人生的信条,然而他想到自己不能亲自效忠于祖国的疆场,想到美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一员,更想到可以利用美国先进的技术设备尽快地研制出新型武器,早日打败法西斯,就能够使祖国脱离苦海,他答应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他这样说,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它做了绝好的注脚。这不由得地令我想到了当今社会上的某些人的某些言行。众所周知,我们的国家尚处在改革探索阶段,还不能完全做到人归其位,使每一个人都满意。于是一些被安排从事个人所不喜欢或条件差、危险多的工作的人便怨声载道,懒散松懈,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冷淡模样,全然没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那份责任感。如果这些人都能如钱老那样立足现实,心中想着国家的需要,而不仅仅是个人的喜好,又何至于如此情形呢?好友那些整日无所事事,说空话,侃大山的人,张口闭口“中国就是不行”“瞧人家外国多好”。。。。。。祖国需要的不是信口开河的悲观论者,而是如钱老那样能够真正脚踏实地行动起来的实干家。奉劝以上诸君,不妨走出泥个人的“小我”,溶入祖国的“大我”,相信你也会像钱老一样成为共和国大厦的栋梁之才。

钱老之所以令人感动,令人尊崇,并不仅限于此,更在于他那种为了祖国而九死不回的痴情与毅力,正所谓“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高官厚禄、纷至的荣誉收买不了他爱国的痴心;逮捕、审讯,身心的折磨璀璨不了他归国的意志。请听他在美国法庭上这如黄钟大吕般恢宏的答词:“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我的根在中国!”这句话荡气回肠,充分表现了钱老崇高的民族气节。它足以令美国政府震惊、羞愧,令每一个炎黄子孙激动自豪。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有屈原上下求索,身投汩罗而死;近有吉鸿昌将军悬牌大书“我是中国人”,现更有钱学森博士为冲破美国羁縻而进行的不懈抗争,他们真正是中国的脊梁。那三只摆在卧室里可以随时提走的简易手提箱,是他时时刻刻准备归国的明证。为归国,他四处奔走;为归国,他日思夜想;为归国,他真正做到了“为国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有这样的好儿女,祖国应该感到欣慰了。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难忘的一幕已摄入画册,成为历史的旧迹,然而钱老那赤诚的爱国精神却依然活在许多人的心中。在中国改革开放,商品经济日益活跃的今天,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涌现,这种精神更加显得弥足珍贵;一些人的某些做法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首先是那些靠着国家公费去留学的青年,由于贪恋国外舒适的生活环境,优厚的工资待遇,学成之后便不思返国,效力于他邦,并大言不惭,自我标榜说:“反正都是为人类服务,在哪儿不一样。”然而他就忘了“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钱老的一句话说得好:“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谁就不属于人类。”更何况,你的那点儿物质待遇比起钱老当年所得又算得了什么呢?其次便是那些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利欲熏心者,为了自己的私利他们大伐大建,挪用公款大吃大喝,甚至出卖国家机密,全然不顾祖国尚不康健的肌体,试问,你们所获钱财比起钱老当年美国资产又算得了什么呢?在钱老面前,你们应该感到羞愧。为国做出牺牲、包括生命的代价是每一个人光荣的义务。历史已经或正在证明着,热爱祖国,忠于祖国者荣;损害祖国,背叛祖国者耻。

阅读钱老,又重新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重新审视了一下当今社会的某些灰暗面。世界格局日新月异,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显得更加重要。首先要从孩子抓起,其次要在全社会提倡,加大宣传,尤其是在青少年当中。阅读钱老,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金钱珠玉只是过眼烟云,不择手段,寻求私欲,也只是个人一时的畅快,并不能为社会,给人类留下些什么。只有把自己溶入祖国的辽阔的天地,生命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才会无怨无悔。

倚立窗前,深蓝的天空,群星依然闪烁,我的心由喧嚣激动归于淡泊平静,在钱老的援引下,在苍茫一片中,我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的航程。





走进钱老,感悟人生

          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白雪

夜深人静,灯下,我慢慢地翻阅着作家祁淑英撰写的传记文学作品《钱学森》、循着铅印的文字悄悄地步入钱老不平凡的世界,走进他的童年、少年、青年直至老年。我的心兴奋了,仿佛飞翔在一曲起伏跌宕、澎湃高昂的交响乐中,崇高与伟大的音符撞击着我,使我难以入眠。披衣站起,凭窗而立,我把目光投向深邃而幽远的夜空:群星闪烁,宇宙浩瀚,一个声音飞入耳际,“人间的大人物,做大事情的,是不是都是天上的星星呀!”父亲钱均夫的回答当然是否定的。而此刻,我要说:您缜密的思维、伟大的人格、赤诚的爱国之精神就犹如天上的明星,璀璨而耀眼,永世长存。

涉足钱老的精神世界,你会接触到中华民族许多崇高而美好的东西,感受到一颗伟大新脉强而有力的跃动。他不仅是科学巨擘,更是华夏忠诚的儿男,他为祖国甘于奉献、无怨无悔的精神,可歌可泣,可尊可敬,引发人们对社会与人生的深深思索。

大凡伟人,往往在年幼、少年时期,就能够放眼世界,树雄心,立壮志。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中学时代就曾发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伟大导师马克思在十四岁就立下了为全人类服务的美好决心。这些对于他们以后成就大事是不可或缺的。钱老当然也不例外,自小爱国主义便深深印在了他的心灵上。他欣赏岳飞精忠报国的豪情,他钦佩诸葛亮终于汉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作为。于是,“学习知识,报效祖国”成为他终生不渝的信条,这对于一个孩童来说,是多么难能可贵呀。在看当今的某些少年,胸无大志,贪恋父母的呵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我意识过盛,容不得半点委屈,可谓养尊处优。钱老的少年生活对于他们将是一个很好的垂范。他们完全可以走出温室,广泛的接触社会、自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树立志向,尤其是培养热爱祖国,贡献祖国的理想,这对他们将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或许有人会说:“少年的心是仲夏的天,阴晴无定,说变就变。”然而钱老的可敬之处也就在于此,在他以后的漫漫征途中,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他行动的准绳。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有过或正在有着爱国的举动,但要扩展到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把祖国放在第一位,又有几个人敢慨然说“能”呢?毛泽东同志曾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不做坏事。而我们的钱老却做到了,而且做得相当出色。从少年读书求学到青年留学美国,从航空工程专业到转学航空理论专业,从世界瞩目的青年力学专家到美国军事部门的要员,每一部无不浸透着他对祖国深深的爱恋与赤诚。就拿应聘于美国军事系统这件事来说吧,为他国效力,这本有违他人生的信条,然而他想到自己不能亲自效忠于祖国的疆场,想到美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一员,更想到可以利用美国先进的技术设备尽快地研制出新型武器,早日打败法西斯,就能够使祖国脱离苦海,他答应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他这样说,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它做了绝好的注脚。这不由得地令我想到了当今社会上的某些人的某些言行。众所周知,我们的国家尚处在改革探索阶段,还不能完全做到人归其位,使每一个人都满意。于是一些被安排从事个人所不喜欢或条件差、危险多的工作的人便怨声载道,懒散松懈,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冷淡模样,全然没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那份责任感。如果这些人都能如钱老那样立足现实,心中想着国家的需要,而不仅仅是个人的喜好,又何至于如此情形呢?好友那些整日无所事事,说空话,侃大山的人,张口闭口“中国就是不行”“瞧人家外国多好”。。。。。。祖国需要的不是信口开河的悲观论者,而是如钱老那样能够真正脚踏实地行动起来的实干家。奉劝以上诸君,不妨走出泥个人的“小我”,溶入祖国的“大我”,相信你也会像钱老一样成为共和国大厦的栋梁之才。

钱老之所以令人感动,令人尊崇,并不仅限于此,更在于他那种为了祖国而九死不回的痴情与毅力,正所谓“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高官厚禄、纷至的荣誉收买不了他爱国的痴心;逮捕、审讯,身心的折磨璀璨不了他归国的意志。请听他在美国法庭上这如黄钟大吕般恢宏的答词:“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我的根在中国!”这句话荡气回肠,充分表现了钱老崇高的民族气节。它足以令美国政府震惊、羞愧,令每一个炎黄子孙激动自豪。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有屈原上下求索,身投汩罗而死;近有吉鸿昌将军悬牌大书“我是中国人”,现更有钱学森博士为冲破美国羁縻而进行的不懈抗争,他们真正是中国的脊梁。那三只摆在卧室里可以随时提走的简易手提箱,是他时时刻刻准备归国的明证。为归国,他四处奔走;为归国,他日思夜想;为归国,他真正做到了“为国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有这样的好儿女,祖国应该感到欣慰了。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难忘的一幕已摄入画册,成为历史的旧迹,然而钱老那赤诚的爱国精神却依然活在许多人的心中。在中国改革开放,商品经济日益活跃的今天,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涌现,这种精神更加显得弥足珍贵;一些人的某些做法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首先是那些靠着国家公费去留学的青年,由于贪恋国外舒适的生活环境,优厚的工资待遇,学成之后便不思返国,效力于他邦,并大言不惭,自我标榜说:“反正都是为人类服务,在哪儿不一样。”然而他就忘了“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钱老的一句话说得好:“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谁就不属于人类。”更何况,你的那点儿物质待遇比起钱老当年所得又算得了什么呢?其次便是那些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利欲熏心者,为了自己的私利他们大伐大建,挪用公款大吃大喝,甚至出卖国家机密,全然不顾祖国尚不康健的肌体,试问,你们所获钱财比起钱老当年美国资产又算得了什么呢?在钱老面前,你们应该感到羞愧。为国做出牺牲、包括生命的代价是每一个人光荣的义务。历史已经或正在证明着,热爱祖国,忠于祖国者荣;损害祖国,背叛祖国者耻。

阅读钱老,又重新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重新审视了一下当今社会的某些灰暗面。世界格局日新月异,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显得更加重要。首先要从孩子抓起,其次要在全社会提倡,加大宣传,尤其是在青少年当中。阅读钱老,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金钱珠玉只是过眼烟云,不择手段,寻求私欲,也只是个人一时的畅快,并不能为社会,给人类留下些什么。只有把自己溶入祖国的辽阔的天地,生命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才会无怨无悔。

倚立窗前,深蓝的天空,群星依然闪烁,我的心由喧嚣激动归于淡泊平静,在钱老的援引下,在苍茫一片中,我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的航程。





母子情深

——读《钱学森》有感

                            河北科技大学 王海波

钱学森——一个响彻云霄、震撼华夏大地的名字。每每有人谈及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往往是和他联系在一起的火箭和卫星,是航天事业。可是,当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拜读完《钱学森》一书时,这位有着卓越贡献的科学家的另一面活生生地展现在我的脑海中,那就是他那颗金子般的心,那颗永远深爱祖国母亲的心!

钱学森出生于一九一一年十二月十一日,正值推翻封建主义王朝的喜庆时期。他自幼聪慧过人,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父、母两位老人。其父亲钱钧夫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教育家,才华横溢,在其“兴教救国”抱负的驱动下,在上海创办“劝学堂”,随着时局的发展,老先生逐渐形成了实业救国的思想。钱学森的母亲是一位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尤其是那颗善良的心,给幼年的钱学森在行动上做了无言的规范。她每做一件善事,都使钱学森的心灵净化一次,也因此在其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善良的种子。在美国,钱先生救助街头的乞讨者,无不说明他那颗金子般的心是母亲所给予的!

钱先生在美国旅居二十载,时时刻刻没有忘了父亲临行时的训诫:“如哲、如仁、如义、如智、如忠、如悌、如孝!青青然而归,灿灿然而返!”时时刻刻没有忘记灾难深重的祖国母亲。正是这种母子的深情鼓舞他同麦卡锡主义斗争到最后,毅然舍弃了荣华富贵,带着满身的才学回到母亲的怀抱!祖国母亲也深深地爱着这位伟大的儿子,不惜一切代价将他从囹圄中解救出来。

古老的中国人民有句俗语: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这位海外的游子,没有丝毫嫌弃祖国母亲的贫困,因为他深深地知道,自己是龙的传人,是炎黄子孙,躯体里有着龙的血脉,正如钱先生自己所说:“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我心中想的最多的是,我的根在中国。”这是何等的豪言壮语!这是何等的赤子之心!让我们听听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在审讯室里与美国当局的问答:“你应该为谁效忠?”“我应该忠于中国人民”“谁是中国人民?”“四亿五千万中国人民。”在钱老先生深陷囹圄的日子里,祖国母亲没有忘记这个远游的儿子,中国南京市潘菽等一百六十九位科学家,联名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赖伊,致电美国总统杜鲁门,抗议美国当局无理拘留钱学森。北京大学理工学院及工学院曾召伦等四十八位教授,特别致电正在波兰华沙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恳请大会制止美国当局的法西斯行径……母子情深,因为儿子的脉搏里跳动着的是母亲的血液!

我们是和平时期的热血青年,钱先生金子般的心应该是我们的指路明灯,应该照亮我们的心。我们是属于祖国的,我们是属于人民的,我们是大唐的后代,是龙的传人,循着千年古国的文明为传统美德,我们绝不能抛弃了祖国母亲,是祖国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是祖国给了我们宽敞明亮的教室,是祖国给了我们学习深造的机会。当五星红旗飘扬的时候,我们应该自豪的喊出:我是中国人!我们新一代的青年,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应该学习思想品德,燃起每一个热血青年的爱国之心,为了祖国母亲的明天,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

几经风雨,几经坎坷,被美国当局软禁了长达五年之久的钱学森,终于于一九五五年十月八日拥进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两行清泪和着声声恭喜,说不尽这位被冯.卡门先生亲口说过:“钱,你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的伟大科学家的激动心情。

母亲的胸怀如海一样宽阔,面对这位二十载远游他乡的儿子,陈庚大将——南岗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长亲自出来迎接这位“洋博士”。刚刚踏进国门不足半年的钱学森,从总理、老帅和将军们那一双双亲切的目光里,体验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信赖。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在他的心中升腾着。。。。。。

从新中国刚刚成立至今,几十年风风雨雨,这位舍弃了舒适生活的科学家,身穿破旧的绿大衣,与二百名刚出校门的大学生,从一无所有到现在的辉煌成就,这又能说明什么呢?黄沙漫天飞舞,狂风任意肆虐,人迹罕至的大戈壁滩难道真的比洋房别墅舒适么?这只能说明一位真正中国人的精神,这只能是对祖国母亲养育之恩的报答之情!

钱学森的一生永远是神奇的,就和他的事业一样,永远是神奇的。他的聪慧、博学以及他的善良将永远是一首唱不衰的歌,写不完的诗!他为了祖国母亲的安危,宁愿将做儿女的每一滴血都奉献出来,正如他自己的座右铭表白的一样:“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这里我们要和钱老进行一次真诚的对话:“钱老,对于您的业绩,我们今天满意,明天满意,我们的子子孙孙,将永远满意!”

我们新一代的青年,应该踏着前辈的足迹,以他们为榜样,奋发进取,艰苦创业,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因为我们是华夏的子孙,因为我们都是祖国母亲的儿子,我们的血脉将永远相连,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将祖国母亲建设的繁荣富强,无比美丽!我们和钱老一样,都是大唐的后代,都是东方巨龙的子孙,我们的肩上担负的是十二亿中国人民的期望!钱老光辉的一生,将是我们所有人的楷模,他那颗热爱祖国母亲的心,将永远在无数的后来者躯体里跳动。我们是祖国母亲的儿子,我们的一切都必将奉献给母亲!





河北女作家为钱学森艰辛立传

            ——记传记文学作家世祁淑英


                                     

目前,有据可查的最早一部撰写钱学森的传记文学,是花山文艺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的《钱学森》。该书的作者就是原花山文艺出版社的副总编辑祁淑英。
   
早在12年前,年逾六旬的祁淑英就立志为钱学森立传。她与丈夫一起克服了疾病等诸多困扰,搜集资料、采访、写作,挖掘出不少当时鲜为人知的秘密档案与真情故事,历时两年,写成了这本46.4万字的长篇传记文学《钱学森》 。此后,这位女作家又不顾年迈,6次修改再版并公开发行了钱学森的传记,钱学森的感人故事所以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当说作家祁淑英立下了头功。
   
钱学森曾明确表示“生前不立传”,不接受采访,很多人想给钱学森立传,都没能成功。祁淑英是怎么做到的呢?近日,记者采访了祁淑英和她周围一些知情人,了解到她写作这本书的一些曲折经过。

1、退休总编辑要写钱学森

祁淑英生于1933年,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河北青年杂志总编辑、花山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退休后才真正开始了她的创作生涯。
   
祁淑英从小就崇敬科学家,她认为,我们国家寻求独立富强,最需要的是千百万有作为的科学家。退休后,祁淑英为自己确立了一个目标:在有生之年,撰写系列《科学家传记丛书》。
   
恰巧,1991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号召全国共产党员向王进喜、雷锋、焦裕 录 、史来贺、钱学森等五个共产党员优秀代表学习。花山文艺出版社拟出版这五个人的传记丛书,责任编辑向她约稿。于是,祁淑英就选择了采写钱学森,1995年底开始着手准备。那时,她已经62岁了。

2、发着高烧搜集资料

可是,她没有想到,1996年,她跟丈夫魏根发一到北京,就碰了壁:因为钱学森有言在先“生前不做传”,所以他们与钱老工作的单位联系时,就被挡了驾。怎么办?他们先大量查阅资料。
   
每天,两位60多岁的老人挤上公共汽车,去北京图书馆、人民日报社资料室、新华社资料室、解放军报等地查阅资料。一次,他们去北图的路上突遭暴雨,淋了个落汤鸡,可他们依然裹着湿衣服查阅资料。这个情景被北京电视台一位女记者看到,拍摄了下来……
   
查阅资料的工作量非常大。而当时北京图书馆等单位还没有使用计算机系统,只能依靠手工检索、查阅。往往仅为了查阅一篇几百字的报道,祁淑英夫妻俩就得忙碌一整天。
   
由于长时间奔波劳碌,祁淑英夫妻俩都相继发起了高烧。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放弃工作。一天,祁淑英到人民日报社查阅资料,一位晚辈与她握手,惊讶地叫起来:“大姨,你的手这么烫,肯定是发高烧了”。经检查,祁淑英的病发展成了肺炎。她不得不住院治疗了十几天。

3、意外挖出“秘密档案”

功夫不负苦心人,祁淑英夫妻取得了很大的收获。经过半年时间,他们自费复印了300多万字关于钱学森的资料。最让他们兴奋的是,他们意外地在力学研究所找到了钱学森在美国受审时的证言证词。而在当时,这些都曾是“摸不着边”的秘密档案,来之非常不易。
     
那时,钱学森在总装备部工作,祁淑英夫妻就到总装备部去查阅关于钱学森的资料,可总装备部却没有他的档案,负责宣传的同志也不太了解钱学森的具体情况。但写作传记必须依靠“真凭实据”,没有档案怎么办?
   
祁淑英想到,钱学森刚回国时在力学研究所工作。于是,他们夫妻俩赶到力学研究所查阅资料。力学所办公室主任看到两位作者岁数这么大了,还在做这项有意义的事情,很感动,就为他们复印了100多页钱学森的相关档案。这些档案里就有钱学森受审时的证言证词。
   
原来,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申请回国,因为钱学森为美国设计了第一颗下士导弹,所以美国当局担心他回到国国大陸研制出尖端武器对美国构成威胁。于是,美国联邦调查局就在海关扣留了钱学森的行李,还诬陷他是间谍。之后,美国司法部签署了逮捕令,将钱学森逮捕。当年钱学森在美国受审时,台湾有位专栏作家到狱中采访了钱学森及相关人员,写下了《钱学森受审记》、《钱学森在美国》,记录下了美国海军部次长金波尔所说的:“钱学森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宁可毙了他,也不要放他回国”之类的话。钱学森回国后,力学研究所从国外搜集到这些资料,作为秘密档案,存入了钱学森的档案中。直到祁淑英及其老伴来到力学所采访,力学所才拿出了这份秘密档案。
   
自然, 这些档案资料当时在大陆从没公开披露过。祁淑英夫妻后来在《钱学森》这本书里率先采用了这些资料,首次在大陆正式予以披露。

4、迂回采访挖出独家“索夫故事”

资料搜集的工作完成后,祁淑英夫妇又找钱学森的同事、朋友们采访。有的专家年纪大了,不愿接受采访,祁淑英就搞“迂回战术”。她的弟弟是一位科学家,她就请弟弟的老师前去找相关专家“说情”。随后,她又与老伴带着鲜花登门拜访这些专家,真诚地说明来意。
     
付承义、何祚庥、朱兆祥、于景元、戴汝为等许多专家感动了,先后接受了采访。
   
朱兆祥曾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室主任,对钱学森一家非常了解。钱学森回国时,就是他亲自到深圳把钱学森一家接到北京的。朱兆祥给予了祁淑英夫妻很多帮助,还透露了一个“蒋英索夫”的独家“内幕”故事:
   
钱学森是一个非常执著认真的人,不光是做学问,执行起党的纪律来也毫不含糊。1955年归国后,他承担的研制中国导弹的任务需要高度保密,就连妻子也不能告诉。出差去哪儿?去多久?都是不能说的。
     
蒋英非常苦闷。有一回,钱学森又“出差”了,一去又是几个月,杳无音信,生死不明。蒋英急得坐立不安。她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痛苦的折磨,哭着找到中央领导“索夫”:“钱学森到哪儿去了?他不要我和孩子了?”
   
其实,钱学森那时正在戈壁荒漠之上紧张地进行着“东风一号”近程导弹的发射准备工作。最终,问题的答案还是让聪明的蒋英自己猜出来的:——索夫事件”发生不久,1960115日,新华社发了一条电讯通稿:中国第一枚“东风一号”近程导弹在中国西北地区发射成功。蒋英心想:火箭和导弹是钱学森的专业,莫非是他在那里进行这项工作?

5、得到钱学森夫人的肯定和指点

资料搜集全了,相关知情者也采访到了。祁淑英夫妻俩赶紧返回石家庄,用近半年的时间,赶写出了46.4万字的长篇传记文学《钱学森》。
   
这本书一出版,就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河北师大、河北科大、西安交大等七所大学展开了读书活动,还邀请祁淑英夫妇前去做报告。
   
这本书还得到了钱学森家人的认可,钱学森夫人蒋英将祁淑英夫妇请到家里详谈了3个小时,还委托友人设宴感谢他们。当谈到“索夫”这一情节时,蒋英笑了,问他们:“你们是怎么知道我们家的事的啊?”
   
蒋英告诉祁淑英夫妇,钱学森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主要进行的研究是复杂巨系统、工程控制论和大成智慧学等。蒋英认为,这些学说将对我们国家的宏观调控、创新人才培养大有益处。蒋英建议祁淑英夫妇今后在文章中介绍这些学说。
     
祁淑英夫妇记住蒋英的指点,后来在修订《钱学森》传记时加入了这些内容。

6、为出书 68岁学会用电脑

钱学森传记6次再版,但每次再版并不是简单的重复,需要反复修订。在修改过程中,祁淑英不断地遇到新的挑战。
   
她第三次写《钱学森》的传记时,各出版社都要求作者提供电子稿。可这时祁淑英已经68岁了,她没有学过电脑,也不会拼音。可她硬是凭着坚强的毅力,奇迹般地学会了五笔字型输入法:半年多时间,她坐在电脑前,打出了半部红楼梦。就着样,她的电脑录入终于过关了。于是,从那时开始,祁淑英不再让丈夫帮忙誊抄修改稿件,开始了自己的独立创作。
   
此后,应各出版社要求,祁淑英先后6次修订并出版了关于钱学森的传记。    
祁淑英76岁时,又遭到另一个严重的打击:她患了脑梗塞,右眼模糊,说话困难。             但是,病情稍好以后,她又积极投入写作中去。
     
她先后完成了长篇文学传记作品《中国“三钱”》、《钱学森》、《钱伟长传》、《钱三强》、《邓稼先》、《袁隆平传》、《原子世界的科学伴侣——钱三强与何泽慧》、《何泽慧》等,其中一些作品多次获奖。祁淑英说,是钱学森的精神鼓舞着自己锲而不舍地写下去。
   2010年10月31日上午,祁淑英听到钱学森逝世的噩耗,非常震惊和悲痛,当即写下一首诗歌《悼钱老》遥寄哀思:

为您哭泣,为您自豪

                          ——悼钱老

            惊闻钱老仙逝的噩耗,悲痛的泪水沾满衣袍。

         敬爱的钱老!我为您祈祷:

         愿您一路走好!你未竞的复杂巨系统,

         自有后人向您交稿!

         敬爱的钱老,我为您自豪!

        “学习知识,贡献社会”

         这是近一个世纪的回眸——

         这是你少年时光唱响的最优美的曲调。

         敬爱的钱老,我为您自豪!

         您胸怀壮志西方取经, 却被当局无情打入监牢。

         九九八十一劫难,您百折不挠。

         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回归祖国的怀抱!

         敬爱的钱老,我为您自豪!

         您脚踏祖国一穷二白的土地,

         书写赶超世界飞弹、航天的壮美文稿!

        您成功了——

         听,《东方红》的乐曲响彻云霄!

         看,今日航天人手擎五星红旗,

         在浩瀚的宇宙,飘呀飘!

         敬爱的钱老,我为您自豪!

         您是翱翔在太空的鸿鹄!

         您是钱氏家族的优秀子孙!

         您是十三亿炎黄儿女的骄傲!

燕赵晚报记者 瑞春


文章分类: 作品介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