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风雨中的幽默人生

一位诙谐、睿智的漫画大师华君武走了;第一时间他的儿子方方告诉我这个消息时,虽然已经有所心理准备,还是黯然神伤。进城后由于父亲邓拓与华叔叔同在《

        一位诙谐、睿智的漫画大师华君武走了;第一时间他的儿子方方告诉我这个消息时,虽然已经有所心理准备,还是黯然神伤。进城后由于父亲邓拓与华叔叔同在《人民日报》工作,所以我们长期是邻居,两家的孩子自小一起长大。在“文化大革命”初,我们先后被逐出家门,却一直保持着交往。我庆幸与华君武叔叔相识、相处的缘分。在我童年的时候,华叔叔家里世界各国漫画家的连环画作品,几乎成了每星期回家的我经常去他家的目的。和华叔叔家的几个孩子,捧着漫画书,此起彼伏的捧腹大笑,有时乐得几乎喘不上气来,眼泪都流出来了。华叔叔家的漫画书是我童年欢乐的一角。

     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除四害”时,为消灭麻雀,全北京市规定在一天总动员,大家负责在自家的院子和周边的街道驱赶麻雀,不让它有喘息的时间,疲惫而死。那天我们院里的孩子们都拿个盆敲打,响器猛打;男孩子的弹弓也派上了用场。华叔叔和他的邻居诗人袁水拍,手中拿着一根竹竿,上面捆一个红布条,连挥舞带吆喝。平时家长是不允许我们上房的,那一日,是响应毛主席号召,我们兜里揣着石头子儿、拿着脸盆,坦坦地坐在房顶上,好不惬意。可怜当时那被冤枉的麻雀,死伤惨重。华叔叔《袁水拍除四害》的漫画里,袁水拍头戴法兰西贝雷帽,一副深度近视的眼镜,手举一根扎着布条的竹竿,好严肃地坐在房顶上。他的漫画折射着我们生活中的真实细节。

     华叔叔过去曾经抽烟,在他的柜子里有许多漂亮的烟斗。我印象里他抽烟斗的姿态很潇洒。“文革”当中他从干校回北京看病休假时,烟斗抽得更勤了。那时在他的家里,经常可以遇见画家黄永玉。黄先生和他是烟友,还制作烟斗,送给华叔叔许多造型各异的烟斗。华叔叔有抽烟人的感觉,也知道戒烟需要的决心与毅力。他的漫画《决心》,可谓经典之作。而这幅漫画创作时,他似乎还没有戒烟,足见他的幽默性格。就像他在创作随笔中写的:“我常说漫画作者经常讽刺别人,其实漫画家也非圣贤,有的漫画里也有作者自己的影子……‘五分钟热度’的事儿在生活里是常见的,只要我们去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

     《生气的老黄忠》给我留有深刻的印象。那时前院有几户人民日报社的职工,夏天喜欢在树荫下摆个小桌,大人、孩子对擂象棋。旁边支招儿的,似乎显得棋艺高超,嘴里还不时叨唠着“臭棋”;热心的程度有时竟代儿子走起棋来,把主下棋的人挤得无处直身。坐在棋桌一端的孩子,有时的一步妙棋,还真让大人尴尬。面子的原因,要么提出悔棋,甚而胡噜掉棋子,不下了。真是好玩!这些生动的生活实例,在我们看似平常,却产生出华叔叔关于下棋的若干漫画作品。“老黄忠”的点题,更加深了漫画作品的文学深刻性和社会意义。

     漫画是讽刺的幽默艺术,在思想不解放,言路不畅的时候,漫画作者的创作是很危险的。华君武叔叔是一个坚守正气,敢于批评的漫画大家。他在工作与漫画创作中,用真诚、善良的笔,对错误的现象与事物进行坚决的批评。他送给离题万里的发言——《误人青春》一画,创意太绝了。只用单幅画面,就刻画出了那么耐读、耐品味的社会现象。我们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人,回想一下你所参加过的会议,是否遇到过误人青春的发言者呢?

     在中国文联举办的华君武追思会上,与我同坐的一位美术界艺术家谈及华君武叔叔,他说,华老在政治上是一位正直、真诚的人,是一个坦坦荡荡的人。此话使我联想到他在1998年自己的漫画展前言中说:“漫画历来是配合革命斗争的,有的配合较好,有的配合不好。尤其在50年代的某些政治运动中,漫画推波助澜,也负有自己应负的责任。我画过胡风、浦熙修、丁玲、艾青、萧乾和李滨声等同志的漫画,是错误的,特此再向他们和家属表示歉意。”

     在我们国家,我们党所经历过的漫长、曲折的道路上,华君武是从延安鲁艺走来的漫画家,他以笔做武器,为党和国家的宣传工作创作过政治漫画。解放战争时期,他画的《磨好刀再杀》,生动、形象地揭露了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嘴脸;那时期他的这一系列漫画,使老百姓都知道有一个贴着头痛膏药的“蒋肿痛”,国民党政权说他“污蔑领袖”,把他列在特务组织暗杀的黑名单中。而在新中国的建设时期,他和我父亲也曾为建设祖国的“大跃进”呼号过。但是,社会的现实和出现的问题,使一些老党员逐渐产生了清醒的认识。他画的漫画《只许向上》创作于1959年,用一个艺术家的语言,画了“柳荫垂钓图”,画面上违反自然规律的现象发人深省,在时间落款处,他幽默的把书写顺序也自下而上的排列。

     看着华叔叔的漫画和照片,让我沉浸在与他相处的往事中;他那略带江南丝竹口音的风趣谈话和爽朗的笑声,依然萦绕在我的耳边。


                                               (原载2010年07月11日《北京日报》)



文章分类: 作品介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