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寂寞中的愉悦----嗜书一生的孙犁

在广大读者的心目中,孙犁先生是一位文学大师,著名的创作家。及至目前,为其写传的人,大多也是从研究和评论他的创作入笔的。这当然都是很对的。 &n

    在广大读者的心目中,孙犁先生是一位文学大师,著名的创作家。及至目前,为其写传的人,大多也是从研究和评论他的创作入笔的。这当然都是很对的。
     只是以笔者之见,孙犁先生不单是一位文学大师和创作家,更是一位典型的读书人。何以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自识字启蒙开始,直至其晚年因病辍读,孙犁在漫长的一生里面,除了十年浩劫中的一段时间,无时不与书籍相伴相随。此其一。其二,教书、编辑、写作,是孙犁一生从事的三种职业。这三种职业,又无一不与书籍有关。教书、写作,其与书籍之关系,自不待言。编辑的报纸或刊物,亦属于书籍的范畴;而扶持作者,不也是为了培养写书的人嘛!其三,在中国老百姓的观念中,“读书人”,是一个美好的称谓。当然,并非所有识字读书者,均可以此称谓之。在古代,学而优则仕,固为正途,但一入仕宦之列,已是大小官吏,不能再称之为“读书人”。至于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却又趋炎附势,唯利是图者,更与“读书人”的本义,南辕而北辙,只可以斯文扫地视之。大凡堪称“读书人”者,多系不慕富贵,远离官场,甘于寂寞,潜心学问(包括写作),刚正不阿,高风亮节之士。孙犁则当此称谓而无愧。
     可以说,孙犁的一生,是寂寞的一生,嗜书、读书的一生。孙犁是信奉鲁迅“无聊才读书”之言的,并说“无聊即寂寞”也。在他,也正是其始终不渝的嗜书、读书的爱好,给自己的寂寞生活,带来了愉悦与平静。
    在笔者,最初起意要从读书生活这一视角为孙犁写传,也还有以下一点想法
    要想成为一个有别于他人的,风格卓异的作家,除了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性格才情,还要有渊博的学识。前者虽是形成风格的基础,但不经由后者的充实、涵育与提纯,只能停留于表层的、粗浅的、原生态的状态。创作上的风格,是一种特定的高层次的思想艺术境界,它既从作家的生活、个性、才情中来,也从其渊博的学识中来,是二者相激相发、无间融会之后的一种无形的结果.不好说,是哪种具体学问推动了风格的形成,但可以肯定,没有学问或学问浅薄的人,是难以期望其创立风格的。当今年轻的一代,暂且不能与之比肩,便是在他的同辈人中间,孙犁亦堪称具有渊博学识,尤其是文史功底的作家。这是他的创作,能够独树一帜的奥秘之一
孙犁虽不问魏阙,不涉仕途,但绝非桃花源中人,他时刻关注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样,作为作家,孙虽不追风、不赶浪,但又不是象牙塔中人,他从不写作脱离时代生活实际的文章。其晚年之文,多谈论古人古籍的读书记。然如他自己所言:“行文之时,每每涉及当前实况”。(《读(史记>记》)更确切地说,他是针对当前实况,才去谈论古人和古籍,从中生发出有益于当今世道人心和文艺创作的哲理。
    孙犁晚年,不止一次地说过这样的话:“我老了,应该说些切实的话,通俗易懂的话”;“我老了,要说心里话,不愿再在头上插上一朵鲜花,惹人发笑”。他的话,常常不合故弄玄虚的新潮者的口味,或被视为老生常谈而不屑一顾。然而,又正如他所说:“古今中外,凡是真正的哲人,凡是伟大的文学家,他们的语言,都是质朴的,简短的,浅近的。”(《(陋巷集)后记》)唯其是“日常的”和“浅近的”,也就容易会被人们所忽略。我之写这部述多作少的传记,除了向书迷们介绍孙犁一生爱书、读书的经历,也是盼望文学界中人,能从孙犁这位读书人,结合其人生和艺术实践所悟出的阅读体会中,得到一些启示。
                                         
(《寂寞中的愉悦——嗜书一生的孙犁》,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沈金梅为我学会会员,原《天津文学》杂志主编)


文章分类: 学术研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