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评鉴 | 家国痛民族魂——《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第二部)》评鉴


  图书基本信息


  《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第二部)》:陈冠任,团结出版社,2010年版,63﹒5万字。


  作者简介


  陈冠任,中国现代史、民国史学者,著名畅销书作家,著有《蒋介石玩权术》、《国民党十大王牌军》、《战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传奇将领纪实》、《猛将》、《荣氏父子——四代父子五代人的光荣与梦想》等作品。


  作品简介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第二部)》[以下简称《国殇》(第二部)]由武汉会战失败,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的十九场主要战役和最后胜利受降组成,以1939年随枣战役拉开中后期抗日战幕,战场集中于中国西南地区,战火在四川、广西、湖南、湖北、云南等省绵延开来。湘北大捷、长沙四次会战、昆仑关大捷、上高城搏杀、常德会战……这些战役将战士的鲜血喷洒在中国抗战历史丰碑之上,也使背叛了国家和民族的人被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中国远征军第一阶段入缅作战,戴安澜、胡义宾等将军在战争中殉国,远征军10万精锐部队只剩4万残兵。直至1945年4月湘西反攻,日军伤亡巨大,被迫撤退,中国抗战终于迎来胜利大受降。国民党正面战场中后期七年抗战,烈士英魂在召唤中国人民铭记这段惨烈的历史,那些在家国危难时刻站在抗战前面的将士们永远是民族最崇高的灵魂。该书受新浪、搜狐、凤凰、网易联袂强力推荐。


  作品点评


  大国之殇,浩荡高亢,充满曲折和传奇。陈冠任的《国殇》(第二部)融会了国民党军队在国内外战场的抗战历史,记录了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至抗日战争最终胜利,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整个历史过程。这六年间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在整个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国殇》(第二部)可称作是一部史传报告文学作品。依据章罗生教授提出的“史传报告文学”概念,“史传报告文学”具备了“新五性”:主体创作的庄严性、题材选择的开拓性、文体本质的非虚构性、文本内涵的学理性与文史兼容的复合性。而《国殇》(第二部)则做到了将史学的科学性和文学的形象性相结合,在真实反映历史的同时,也将战争中人物的性格展示出来,并且在整部作品中显示出作者在语言及结构上的精心安排。


  首先,作品展示出战争题材的庄严性及撰写角度的开拓性。《国殇》(第二部)对题材的选择建立在这段抗战历史的严肃性之上。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在整个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同时,这段历史在经过纷繁复杂的国内和国际政治形势变幻之后,亟需被国民正视并铭记。继张洪涛的《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第一部)》对国民党长江以北战场抗战即战略防御阶段战场纪实之后,陈冠任将国民党西南地区正面战场的抗战完整详实地展现出来,其中也包括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入缅作战这部分历史。入缅作战准确来说虽不完全属于国民党正面战场,但在远征缅甸作战及滇缅反攻中,国民党军队伤亡惨重,发挥了主要作用。中国抗日战争中后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大量消耗了日军军事及经济力量,牵制住日军主要军力,为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开辟争取了时间和力量。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军队腹背受敌,遭受日军东西夹击,伤亡之惨烈令人惊寒。历史,尤其是关于战争的历史,是极需谨慎与虔诚的,因为那是一段通往和平的历史。陈冠任以国民党西南战场抗战为题材,还原了抗战过程中将士的原貌,把尘封于历史中的国民党抗日战将的英勇事迹重新铺展开去。如在南昌反攻战中殉国的国民党第29军军长陈安宝,他的阵亡被当时战争中的人们所遗忘,更被历史所遗忘,而作者却让他的名字重新刻在历史的丰碑之上。再如桂系将领巢威,他的果决与机敏,他的英勇与桀骜成就了他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依然鲜活的身姿。他笔下的战役有着还原人性真实的丰满之感,笔下人物有着穿越历史,刷新记忆的跳脱之感。陈冠任以题材的庄严性为基础,以撰写角度的开拓性为前锋,使得这部传记式历史著述极具学术价值和可读性。


  其次,作品实现了对历史的非虚构性展现。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首要原则,而作为史传报告文学需要遵循的准则,真实性被坚持,但又被超越。史传报告文学对真实性的要求是一种被艺术化的非虚构性。《国殇》(第二部)在对历史的客观展示基础之上,赋予这段战争史一种形象的表述方式,文中处处可见的是一种对非虚构性的坚持和对文学可读性的把握。第一,大量精确数据的出现。列数据是最能够给人以视觉直观和说服力的表达方式之一,作品中无论是对具体时间的精准把握,还是对战争中参战部队的统计和人员伤亡人数的统计,都体现出对历史真实的尊重。如宜昌反攻中,张自忠率队痛击进犯襄樊的日军,“经过4个小时的激战,战斗终于结束,打死打伤鬼子1500多名,俘获轻重机枪10多挺,步枪80多支,战马10多匹,还有大量地图、文件、弹药、军毯等,第38师伤亡官兵500余人”。再如常德会战中,“余程万带领全师官兵8000余抱着‘与城共存亡’、‘宁战死不投降’的决心守城,其中5700名官兵战死,2000多名负伤,至12月3日常德城陷于日军之手时,全师8000多人只逃出区区8人”。大量数据的出现,使整部作品具有更加坚实的史实基础,也使其体现出尊重历史的庄严之感。第二,紧凑严谨的战略分析。在每一场战争即将爆发之前,陈冠任都会对战争发生的背景,作战计划及双方战略力量对比进行谨慎的解析。而对于战争进行过程中的形势走向和将军们的谋划和战士们英勇献身进行类似于战地记者式的跟踪报道。在对战争结束后的失败或胜利原因的分析和判断时,作者往往给出作战结束后下一步将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预测。三个阶段中间穿插入激烈的战争场面描写和人物语言和心理描写,使一整部作品结构紧凑,扣人心弦。


  最后,作品展示出史传报告文学对文本内涵学理性的要求。《国殇》(第二部)延续了第一部悲歌壮曲的情感基调,在保持作品的科学性的同时,也将“文学性”渗透于作品表达和布局谋篇之中,使作品透露出对战争中个体生命的关怀。“在历史本身的生动性面前,文学家的想象力原本特别苍白”。“很多历史人物本身就非常‘文学’,而其‘非逻辑’行为中又总是隐含着历史逻辑的巨大力量”,“文学和史学都不应当囿于分类,好的史学读物也能写出鲜活的个体生命悲欢,而好的文学读物也应当具有历史的穿透力。”(子侠《用史笔还原历史》)在人物塑造方面,陈冠任将人物的性格表现置于战争背景之下,在同一场战争中演绎出不同人物性格。在桂南会战中,国民党第175师524团巢威团长在面对日军登陆危机,坚守到危机前的最后一刻,坚持不实行“焦土抗战”,最终保住北海城。对巢威性格的刻画着重在对他的语言和心理描写上。面对北海城刘区长的炸城逃跑计划,巢威怒言:“1938年长沙大火,枪毙了长沙警备司令,以平民愤。你们前车之鉴不引以为警惕?我国四大城市先后沦陷,也未曾实施破坏,区区的北海市,即使让鬼子占了,也没什么大不了”,言语间透露出巢威的超然眼光与义胆豪气。此时他在心里担心的是北海城若实施破坏,百姓将流离失所。但他没有将自己的顾虑说出来,只是以简短有力的语言震慑住想要炸城的官员。与巢威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北海城区长及镇长们懦弱自私的战时表现。在作品结构方面,陈冠任以背景介绍为头,战略分析贯穿始终,中间以饱满的人物形象充塞其中,结尾处给出预警或部署下文,十九场重要战役之间衔接流畅紧密,整体显示出作者成熟的创作能力和对文学可读性的追求。


  《国殇》(第二部)从宏观的历史角度,以历史发展进程为向度将整个国民党抗战过程记录下来,并以详尽的战略分析及真实的人物表现充盈细节,使整部作品呈现出一种融纪实与艺术表现为一体的风格。那在战争中流淌的将士们的鲜血冲刷了国家被奴役的耻辱,那一个个壮烈英魂所呈现的伟大的抗战精神将成为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点评人及其简介


  王洪岳,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杨春蕾,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