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评鉴 | 二战中鼎鼎有名的美国空降兵英雄集体——《亲历兄弟连:温特斯少校回忆录》评鉴

二战中鼎鼎有名的美国空降兵英雄集体

  

——《亲历兄弟连:温特斯少校回忆录》评鉴

  【美】温特斯、【美】金西德:《亲历兄弟连:温特斯少校回忆录》,李霄垅、金炼、陈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283页,21.1万字。原作出版社:Berkley Publishing Group.

  【作者简介】

  理查德·温特斯(Dick Winters, 1918-2011),1941年从军,成为101空降师506团2营E连伞降小分队(即“兄弟连”)的首批成员之一,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退役后,经商为业。温斯特经常是各种书中和影视剧中的人物,是最后一位去世的E连指挥官。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一个战地指挥官的视角,以兄弟连连长理查德·温特斯少校的成长历程为线索,记录了美军第101空降师506团2营E连的战士们在“二战”欧洲战场上的英勇战斗经历。E连于1942年6月20日成立于美国佐治亚州的托科阿军营。他们经过不长时间的训练,便开赴欧洲战场。在诺曼底登陆战中,由于受到德军高强度防空炮火的袭扰,101空降师几乎所有的伞兵都没能在预定地点着陆。E连官兵在温斯特中尉的指挥下,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出色地完成了登陆之战。他们经历了一次次残酷战火的洗礼,从诺曼底犹他海滩到卡朗唐小镇,从荷兰埃因霍温再到阿登丛林,屡建奇功,直到最终成功围剿了希特勒位于贝希特斯加登的大本营。在战斗结束时,E连的阵亡人数是该连编制人数的1.5倍。

  【作品点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飞机技术的改进与发展,使得空降兵成为欧洲战场乃至世界战场上叱咤风云、炙手可热的兵种。不论是巴顿、蒙哥马利,还是艾森豪威尔,他们在指挥战争的时候,无一不把空降兵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而正是由于空降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色的表现,才让101 空降师这个名字响彻寰球。该师正式组建于1942年8月16日。在这支王牌的队伍中,诞生了一个王牌中的王牌——第506团2营E连,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兄弟连”。

  本书的作者理查德·温特斯于1937年进入富兰克林马绍尔大学学习。四年后,他怀揣着商科学士学位证书入伍,进入美国陆军候补军官学校学习。1942年,第101师筹建期间,一向钟情于当伞兵的温特斯报名加入,被分配至E连当排长。在欧洲战场上,他因展现了出众的指挥才能和良好的人格魅力,而成为E连第三任连长。“二战”结束后,1945年11月,温特斯以少校军衔退役,经商为业。晚年的温特斯开始出名。1992年,美国历史学家史蒂芬·安布罗斯以他为原型写出了《兄弟连》一书。该书后被汤姆·汉克斯购得电视版权,由好莱坞名导斯皮尔伯格执导,于2003在HBO电视网热播,广获好评。温特斯少校从此为世人所熟知。2006年,温特斯与美军史学家科尔·金斯德合作出版了这本《亲历兄弟连》。

  相较于安布罗斯的《兄弟连》以及其他反映“二战”的文学作品,本书至少有以下两大亮点:

  一是真实地向读者再现了一段尘封已久的精彩故事——E连在“二战”欧洲战场上的战斗故事。对于这段故事,《兄弟连》一书及电视剧当然早有十分精彩的呈现。只是这种精彩的呈现固然跟温特斯及其兄弟们战斗故事的精彩激烈有关,但更多的则是源自于安布罗斯及斯皮尔伯格等文艺工作者对E连战斗故事的艺术加工及美学升华。加工后的故事显然情节更为紧凑,张力更为强大,可观赏性也更高,但必然会在真实性及全面性方面有所折扣。安布罗斯在写完《兄弟连》后,将他写作该书时所获得的所有当事人的回忆录装箱,寄送给了温特斯。温特斯在整理的时候发现,“许多精彩的故事由于篇幅所限没有写入《兄弟连》”。他一直觉得,这些故事被埋没是件憾事。《兄弟连》被搬上银幕后,洪水一般的信件向他涌来,期望能从他这里了解到更多的故事。受这两方面因素的驱动,温特斯在美军史学家科尔·金斯德的帮助下,就写作了这本《亲历兄弟连》。在书中,温特斯以自己的军旅成长历程为线索,从一名101空降师基层指挥员的视野出发,回忆了他个人那段难忘的战争体验及战争前后生活的点点滴滴,在与《兄弟连》的书和电视剧相似的框架中,用大量的背景和细节填补了二者之间的缝隙,解答了留存在读者和观众心目中的种种问题,一方面使读者看到一个年轻的士兵如何在战火的淬炼中逐步成长为一位优秀领导者的经历,另一方面也使世人对兄弟连在欧洲战场上的光辉战斗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是成功地传递了一种饱含正能量的精神——兄弟连精神。阅读此书,最让笔者动容的不是枪林弹雨、血肉横飞的战争描写,而是书中始终洋溢着的那种相濡以沫的兄弟情谊。温特斯不是作家,没有职业文艺工作者那么优美的笔触。在他的书中,E连战士间的友情从未被激情四溢的言语表白过,但却明白无误地随着故事的展开而渗透在他们言行的点点滴滴中。年轻的战士因恐惧登高,拒绝参加登山训练,而被连长索伯尔罚独自登山。当他一个人艰难地走到半路时,战友们却一个接一个地跟了上来。而当索伯尔刁难温特斯排长时,他们竟冒着军法处置的危险,进行了集体抗议。当然,以上这些仅仅只是未涉战阵的士兵间单纯的信任和义气。而在烽火硝烟中,生死与共的友情才真正经历了人间最严厉残酷的考验。在上战场前,中士葛奈瑞对同伴说:“在战场上,你什么都不能相信,除了你自己和离你最近的战友。”每一场战役,都有人回不来。最初损失第一个士兵时,温特斯感到愧疚和伤感。可随着战争的推进,纷纷倒下的兄弟已多得不容任何人在保住自己性命的同时还为别人流泪。当年一起和索伯尔抗争的那群天真的年轻人,已所剩无几。所以,当老兵“大牛”在一次袭击中掉队,独自困在敌占区时,他的战友冒死重回险地救他出来。对于他们来说,已承受不住再失去一个兄弟。在战争的每一个进程中,他们都互助共携、同仇敌忾、平等融洽。这种情谊不仅转换化为一种荣誉感,一种凝聚力,最终也转换为强大的战斗力。这就是兄弟连为什么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最重要的原因所在。

  除了以上两大亮点外,温特斯在书中也对战争与和平、生命与死亡、社会与人生等问题进行了深刻而真诚的思考,甚至坦承了自己在残酷的战争中所体验到的士兵们对战争的恐惧以及战争对人性的异化。原来,那些在战场上勇猛的士兵其实并非无所畏惧,他们知道国家的需要和自己的责任,他们上了战场后也会奋勇杀敌,但在内心深处,他们其实无比渴望能远离硝烟与杀戮。在这方面,温特斯就很具有代表性。在战场上他身先士卒,十分勇猛,但在“二战”结束的当年底,这位敢于在战场上带着20个士兵对付近300德军的勇士就放弃了大好前程,退役返乡。1951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一年之后,温特斯被召回陆军。军方看重的是他丰富的作战经验,想派他去朝鲜。可温特斯厌倦了战争,他跑到华盛顿,向担任过101空降师师长的托尼·麦克奥利菲将军表示:“我经历了太多的战火硝烟,不想再过那种生活了。”麦克奥利菲就让他负责为陆军训练士兵。上任没几天,温特斯就发现,自己已经“对军事方面的事情失去了兴趣和激情”。1951年秋,在从西雅图旅行回来之后,他温特斯再次退役,和妻子在新泽西州买了一小块农场,过起了田园生活。

  此外,温特斯在书中更是毫无保留地贡献了自己在指挥士兵们克服重重困难取得胜利方面的宝贵经验,揭示了兄弟连强大和成功的秘诀。书的最后还附有他总结的关于领导技巧和艺术方面的“胜利的十大准则”,颇有启发意义和珍贵价值。

  2011年1月10日,因患帕金森氏症,92岁的温特斯在宾夕法尼亚州巴尔米拉市一所老年公寓去世。据他的好友威廉·杰克逊透露,其实早在2003年《兄弟连》的连续剧热播期间,温特斯就已经病魔缠身了。但他每次受邀参加各种纪念活动时,都腰杆笔挺、神采奕奕。杰克逊说:“他不想让他的兄弟们知道自己生病。战争时期,他带领大家出生入死,如今虽然年老,但他仍不想让大家对他失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是大家的连长。”尽管获誉良多,但温特斯始终很谦逊,从不以英雄自居。连续剧《兄弟连》中有温特斯年老时接受采访的片段,他在其中转述了战友迈克·兰尼中士的话:“每当回想起在E连的那段日子,我总是很珍惜我对孙子说过的话,他问我,‘爷爷,你是战争中的英雄吗?’我回答,‘不是,可我加入了英雄的连队……’”(李永庆)

  【点评人简介】

  李永庆,笔名北溟玉,文史、传记作家,出版有《大唐乱世》等作品6部。

  【作品封面小图】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