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评鉴 | 华侨英雄 抗日先锋——《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传》评鉴

评鉴 | 华侨英雄 抗日先锋——《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传》评鉴

原创: 传记文学 传记文学 1周前

华侨英雄  抗日先锋

——《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传》评鉴



编者按
李林(1915-1940),一位南洋归侨,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学生,中国历史上罕有的女游击队长。她驰骋前线,威震晋绥,日军对她悬赏5000元大洋,而无奈地称其为“顽皮女太君”;阎锡山特邀她出席“秋林会议”,贺龙亲切称她为“我们的女英雄”。1940年4月26日千人大突围,带着三个月身孕的李林带队吸引敌军火力,二度攻击,掩护了队伍突围,只身一人弹尽援绝,举枪自尽,壮烈殉国,年仅24岁。




华侨英雄  抗日先锋


——《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传》评鉴


  【点评人简介】

  

  全展,荆楚理工学院教授,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



  【图书基本信息】


  王宝国:《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传》,团结出版社,2012年,338页,34万字。

  

  【作者简介】

  

  王宝国,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朔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著有《民族女英雄李林》、《民族女英雄李林传》、《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传》等。

  

  【作品简介】

  

  游击队长李林敢下马拾起冒烟的手榴弹扔还敌阵……

  

  李教导员马脊马腹翻身上下,双手打枪;

  

  李委员两腿摊了文件,双手写字;

  

  大学生李林懂兵书,会外文,上马疆场,下马讲堂;

  

  李林(1915-1940),一位南洋归侨,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学生,中国历史上罕有的女游击队长。她驰骋前线,威震晋绥,日军对她悬赏5000元大洋,而无奈地称其为“顽皮女太君”;阎锡山特邀她出席“秋林会议”,贺龙亲切称她为“我们的女英雄”。1940年4月26日千人大突围,带着三个月身孕的李林带队吸引敌军火力,二度攻击,掩护了队伍突围,只身一人弹尽援绝,举枪自尽,壮烈殉国,年仅24岁。

  

  1973年9月15日,周恩来总理曾指示:“要多宣传李林,要写出李林的传记。”距英雄牺牲72年的2012年,第一部系统、全面的李林传记由《中国作家》杂志和团结出版社联袂推出。整部作品分为“绪章 周恩来说”、“第一章 南洋侨女”、“第二章 平民夜校与学联旗手”、“第三章 战晋绥”、“第四章 在晋绥”、“第五章 变局与危局”和“尾章 仙凡异路”等。

  

  【作品点评】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长河中,许多华侨同国内无数先烈一样,在革命战争的烈火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如夜空中的繁星,交相辉映,璀璨夺目。华侨英雄人物,同样是中华民族意志的代表和素质的象征。作为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奖的获奖作品,《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传》既真实再现传主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又能突破特定的时空意义,介绍传主,同时揭示其行为背后的思想动因和历史动因,进行精神解读,用史笔与诗笔写出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充分反映了创作者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传》,系中国作家协会2011年度重点扶持项目。作家王宝国满怀对民族英雄李林的热爱,对华侨同胞的敬重,沿着晋绥一行人的旧踪迹,走山阴,过平鲁,出右玉,下偏关,到内蒙,电福建,通香港……“半生用心,八年写作,先后面世三版传记”。作者不懈追寻传主的足迹,通过实地寻访、考察和采风,发现了一起起激动人心或警示后人的事件、场面,拾起了一段段令人难忘的故事、传奇,既还原了一段历史,又与现实连接,复活了一个个人物。

  

  传主李林,从弃婴到南洋归侨,从大学生到女军官,成长为一名威武不屈的抗日英雄,最后为祖国的民族解放事业贡献出24岁的年轻生命。作者指出:“李林的抗日心起自侨居南洋殖民地期间,统治印尼的荷兰与侵略中华的日本根柢相关。日本侵华,是世界法西斯发动二战的一部分;李林抗日,出于世界视角,她的出发点和她的全部行动是在二战正式拉开序幕之前就参加了反法西斯正义之战的典型。”巾帼英雄是中华大地造就的历史传奇,她“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信念,驰骋疆场、骁勇善战、威震敌胆的奇功,与劳苦大众血肉相连,情同手足的情怀……凡此种种,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闪耀着恒久的魅力。

  

  在民族精神的解读中,王宝国创新了传记独有的形式。他不仅在每章的开头都用一首自己精心创作的诗词开篇,把读者带入到浓郁的传记氛围中去,而且用蒙太奇技巧剪裁结构,尤其是叙述构架。“李秀若”(李林原名)与“李林”,“李秀若”与“陈嘉庚”,“李林”与“夏伯阳”,“李林”与“贞德”等等,多线铺陈,散点透视,从不同侧面将李林引渡到辉煌的高峰。其中华侨英雄李林(李秀若)与华侨领袖陈嘉庚如同两颗同轨的行星,每每交相辉映,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绥南晋北,寂寞长城内。洪涛痛,桑干泪。华侨大陆访,集美师生会。延安走,报纸行行余墨味。”

  

  这部英雄传记还善用轶事和细节来表现传主个性。传记理论家杨正润指出:“轶事常常不为人所知,新鲜、有趣,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细节则可以使事件的叙述变得有声有色、生动感人。”《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传》中“窑洞纸条”一节感人至深。一盏油灯之下,屈健、李林二人的纸条传来传去,传成传奇,“李林同志”变成了“小李”,“屈健同志”变成了“阿健”,双方称呼的悄然改变,纸条的使命功德圆满,成就了永恒的英雄爱情。铁血柔情,一则轶事,一个细节,便写出了活生生的人物性格,而非单纯的英雄颂歌。再如“拉锯”战中的“纸弹”故事惊险异常。路过平鲁北部的河堰沟村,李林脱下身上的一件衣服换取老乡的麻纸,就地制造日文传单,在通过鬼子的封锁线时,她不惧敌人的子弹,用弹弓向日军射出自己的“纸弹”。场景再现,读来令人如身临其境。

  

  中国抗战的深层背景中深藏着英雄与民族、英雄与政治、英雄与民众、英雄与社会之关系。传记较深入探寻了李林作为民族英雄的文化道德基因,其爱国精神与华侨精神密不可分。李林作为南洋归侨,她在南洋生活虽然只有10年时间,却受到华侨深刻的影响。首先,她经受了殖民统治的残酷和不平,得到最早最深的民族意识启蒙;其次,她受到“华侨旗帜”陈嘉庚先生的影响和教育,自觉地将陈嘉庚奉为楷模。既硬骨如钢,又柔情似水,既亲民又激进。作品将美好李林的“民族之魂”、“民众之魂”、“民主之魂”层层展现,将悲剧李林层层“毁坏”。这是一部历史之书,一部文学之书,一部关于华侨女英雄的独一无二的反思之书。

  

  李林传记类图书,国内目前主要有樊云芳、周浙平的《民族女英雄李林》、平鲁县党史县志研究室的《巾帼英雄李林》、舒志超的《南侨女杰:李林文学传记》、云雨雪的《血洒雁北山丹红:抗日女英雄李林的故事》、陈水扬的《长城好儿女:华侨女英烈李林》、贾唯英的《侨女之光:记抗日英雄李林》、马秀琴的《李林》等。与众多抗日题材作品相比,王宝国的《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传》,叙事行文公允客观,在反思历史方面有着不同于他人之处,其历史的追问和常态的国防教育呼唤发人深思。“国防教育应当是常态教育。”胡适的声音至今言犹在耳,振聋发聩。王宝国最后在“乞丐的筱麦梦”一节痛心疾首,“七十多年来,人们除了崇敬英雄、悼念烈士外,不断追问一个问题:5000元大洋买不去的威震敌胆的抗日女英雄,为何闪失于1石筱麦和1斗小麦之上?”“练战练马,刻刻惊魂,李林微笑而为;驰骋疆场,弹火横飞,李林穿梭自如;高额悬赏,荆棘遍地,李林安然无恙。”可文武双全的李林却死于历史的某种吊诡——“乞丐的筱麦梦”。作者大声疾呼:“为了我们的民族,或只为了后来的英雄和理想者,让我们记取吧——国防,防业不仅武事。”

  

  作者先后写有三版李林传,无疑一部比一部好。但《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传》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叙述笔调的杂乱。传记时有史实情节的客观式的小说描绘,间或主观式的作者“我”出来引证文献史料或对人对事的交待,有时作者为顾及历史的方方面面,也在叙述上顾此失彼,出现零乱。




迎投稿

如您对传记文学创作

怀有一份激情

欢迎联系我们

我们真诚地

期待

您的作品!

传记文学


微信号:zhuanjidianping

网址:www.zgzjwx.com

邮箱:zhuanjidianping@126.com(投稿、订购丛书请戳我)


喜欢你就打赏一下。

谢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长按二维码打赏。


阅读 31
2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