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评鉴 | 红色经典之作——《白求恩大夫》评鉴

评鉴 | 红色经典之作——《白求恩大夫》评鉴

原创: 传记文学 传记文学 1周前

红色经典之作

——《白求恩大夫》评鉴



编者按
中国人民的朋友、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党员白求恩大夫(1890-1939),在抗日战争时期,率领着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当其它成员选择留在武汉后,他却决心去延安,又急于到达敌后的晋察冀边区工作。从此,哪里有伤员,白求恩大夫就出现在哪里。在当时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他对八路军的医疗卫生工作,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红色经典之作


——《白求恩大夫》评鉴


  【点评人简介】

  

  全展,荆楚理工学院教授,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



  【图书基本信息】


  周而复:《白求恩大夫》,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第1版,1980年第2版,195页,13.4万字。

  

  【作者简介】

  

  周而复(1914-2004),现当代作家。1943年进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创作报告文学《诺尔曼·白求恩断片》,1946年写作小说《白求恩大夫》。建国后曾任文化部副部长等职,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等。

  

  【作品简介】

  

  中国人民的朋友、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党员白求恩大夫(1890-1939),在抗日战争时期,率领着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当其它成员选择留在武汉后,他却决心去延安,又急于到达敌后的晋察冀边区工作。从此,哪里有伤员,白求恩大夫就出现在哪里。在当时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他对八路军的医疗卫生工作,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可以说,他是在医疗岗位上参加反对日本法西斯斗争,是用医疗技术和手术器具参加战斗的。在一次手术中,他的手指不慎割破遭感染,被病毒夺去了生命,时年49岁。这本传记小说忠实地描写了白求恩大夫的英雄事迹,也写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晋察冀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对敌人的英勇顽强的战斗。

  

  【作品点评】

  

  《白求恩大夫》作为周而复的代表作之一,在20世纪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作品以大量典型的事迹、生动的细节,刻画了白求恩大夫的感人形象,热情歌颂了这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献身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崇高品质。作者有充沛的创作激情,有深厚的写作功力,使这部充满艺术魅力的作品在今天看来仍清新可读。其传记人物个性鲜明,感情单纯强烈,情节清晰明了,冲突紧张激烈,语言生动朴实,风格清晰明朗,堪称“红色经典”之作。

  

  作家为纪念白求恩逝世五周年,1944年11月2日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长达两万余字的报告文学《诺尔曼·白求恩断片》。1946年又开始写作小说《白求恩大夫》。与其说《白求恩大夫》是一部长篇小说,不如说它是一部为白求恩作传的传记文学作品。我们不妨称之为传记体的小说。因为是传记,所以首先仍应力求忠实于史实的本身。这本书中对于白求恩的描写,基本上是真人真事,当然其中也有集中概括的部分,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则一律保留真实姓名。作家结合自己在晋察冀抗日民主根据地前后四个年头所采访搜集得到的资料的基础上,有所补充,有所改写,有所虚构,也有所抄录(如白求恩的日记、书信等),为我们立体、生动地展示了一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形象。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里高度评价了白求恩大夫的崇高精神和伟大人格。《白求恩大夫》将传主身上所具有的共产党人的坚定党性同独特个性和谐统一在一起。作者在写白求恩到晋察冀边区时,突出再现了边区缺医少药缺乏器械的艰难环境。白大夫带来大批药品、显微镜、X光镜和一套手术器械,更可宝贵的,是他带来了高妙的医疗技术、惊人的组织能力和对中国革命战争事业的无限热忱。

  

  作品从不同侧面再现了白求恩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聂荣臻司令员委任他为军区卫生顾问。他兴奋地说:“我要和中国同志并肩战斗,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刚到边区的第一周内,他一共检查了520多个伤病员;第二周便开始施行手术,紧接着四个星期的连续工作。他有着火一样的工作热情,知道什么地方有伤员,马上就要前去。雪天,山路,他由后方医院急行军一天赶到雁北前线医院。当得知还有20分钟开饭时,他不顾疲劳要求马上去看病房。大家劝他休息一会再去,他严肃地说:“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他一气检查了30多个伤病员,其中5个要立时动手术。他饭也顾不上吃,直到深夜十二时,做完手术才吃饭。而清晨四点半钟,他们一行又赶赴下一个卫生所……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水平,白求恩还亲自授课,专门为他们编写教材,建立起一个模范医院,做为推动整个根据地医务工作的发动机。他还带病为特种外科医院的实习周培训医务干部,讲解脑颅手术、腐骨摘除术、赫尔尼亚手术等问题,训练出一批又一批人来。考虑到医务人员还是不够用,军区于是开办了四个医科大学,白求恩便用扩音机为三千多学生上课。

  

  山岳地带的医疗工作建立得差不多了,白求恩得到聂司令员的同意,便组织了一个东征医疗队到冀中平原。为了再现白求恩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作用和影响,这部传记小说用了一定篇幅写齐会战斗。一二〇师在这场战斗中重创敌人,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白求恩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抢救伤员,一连做了三天三夜的手术,也没好好休息。除了每天查看病房,连重伤员的饭他也亲自动手做,给八路军指战员很大鼓舞。“一个战地的外科医生,同时要是木匠、缝纫匠、铁匠和理发匠”,白求恩在给腹部受了重伤不下火线的徐连长做手术的一节描写,充分体现了他精湛的医术。后来,他还坚持到游击区去看望伤病员,不分昼夜连续工作。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白求恩还写了两本关于战地医疗的著作:一本是《游击战争中师战地医院组织和技术指南》,一本是《模范医院组织法》。

  

  《白求恩大夫》特别注重刻画传主性格。周而复总是选择那些最生动、最典型、最富个性特征、最能突出人物性情,本身又带有某些故事性的事例,把传主的形象活生生地再现于读者的面前。作为胸外科卓绝的专家,白求恩在中国将近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总是忘我地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他对卫生工作严格认真,对技术精益求精。作为军区卫生顾问、巡视团团长,他常不客气地展开批评,提出意见,不碍任何情面。他有着“火一样的脾气”,有时连续工作太疲倦,看什么事不顺眼便对人发脾气,但过后又常常自责,请求他人原谅。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给伤员做手术,手指感染病毒,高烧不止,却坚持要到前线去。大家劝他不要去,他发起脾气来了,气冲冲地说:“你们不要拿我当明代的古董,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作品突出写了白求恩“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也写了白求恩作为加拿大战友初到中国,对中国缺乏了解,更不了解处在敌后的晋察冀根据地,因而在物质条件极端困难的地方工作,有些急躁,容易与他人产生一些矛盾。比如他为方主任学习一事,便对方主任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后来通过多方面接触,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及晋察冀人民的惊人的奇迹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受到深刻的教育。他知错即改,勇于向方主任道歉,并向王震旅长做了书面检讨。这样来写,实事求是,非但不会贬低或损害传主形象,相反白求恩的形象更加真实、崇高。

  

  作为小说家,周而复用他的传神之笔为我们塑造了白求恩大夫青铜般的雕像,栩栩如生。“一个外国人,穿一身灰色的布军装,胳臂上挂着‘八路’的臂章,腰间扎着一条宽皮带,脚上穿着一双草鞋,一个道地的中国士兵的装束。他的身材魁梧而硕壮,面孔却有点清瘦,颧骨微高,浓眉下面深藏着一对炯灼的眼睛,那里面饱含着无边的慈爱;宽大的嘴角上,浮着意味深长的微笑;他的头发和嘴上翘起的短髭,都已灰白了。他已是快五十的人了,但精神却很矍铄,像一个活泼健壮的青年。”“现在白大夫:面孔清瘦,颧骨高耸,两腮下陷,皮肤苍白,一无血色,胡髭乱糟糟的,像冬郊原野上一把枯萎的野草。”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传记开篇白求恩的出场和结尾白求恩离世前的最后一幕形成一个圆形结构,给人无尽的遐想。




迎投稿

如您对传记文学创作

怀有一份激情

欢迎联系我们

我们真诚地

期待

您的作品!

传记文学


微信号:zhuanjidianping

网址:www.zgzjwx.com

邮箱:zhuanjidianping@126.com(投稿、订购丛书请戳我)


喜欢你就打赏一下。

谢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长按二维码打赏。


阅读 35
2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