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评鉴 | 生命不朽的意义,与灵魂的世俗启迪 ——《柳亚子自述续编》评鉴

柳亚子.jpg

生命不朽的意义,与灵魂的世俗启迪

 ——《柳亚子自述续编》评鉴


【点评人简介】

贺颖,中国作协会员,辽宁作协特邀评论家,诗人。


【图书出版信息】

柳亚子:《柳亚子自述续编》,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出版,430页,40万字。


【作者简介】

柳亚子,初名慰高,字安如,后改名弃疾,改字亚子,江苏吴江人。生于1887528日。早期同盟会会员,清末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创办人与领导者,民革的创始人之一,是我国近现代历史上有影响的革命者,也是研究南明史的专家。因与毛泽东诗词唱和而闻名遐迩。


【作品简介】

本书是柳亚子先生的自述续编集。柳亚子原籍江苏苏州,少从母亲学唐诗,并受父亲影响,赞成变法维新,醉心于《新民丛报》的宣传。辛亥革命后,他曾到临时总统府任秘书,因不习惯于军政机关生活,辞职到上海办报。袁世凯窃取政权,他感觉国事不可为,惘然返黎里,纵情诗酒,写了大量诗歌。1926年6月,出席国民党二中全会,反对蒋介石提出的“整理党务案”,在会场痛哭以示抗议,并中途退会,返回黎里。1945年10月,毛泽东重庆谈判,与柳亚子会晤,手书《沁园春·雪》词相赠。1948年,柳亚子与宋庆龄在香港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秘书长。解放后,他历任中国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政务院文教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柳亚子一生写下了大量声情激越、意气风发的诗篇。计有诗7000余首,词200余首。创办并主持南社。民国时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上海通志馆馆长。四一二政变后,被通缉,逃往日本。抗日战争时期,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活动,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兼监察委员会主席、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央常务理事、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著有《磨剑室诗词集》和《磨剑室文录》,另有《柳亚子诗词选》行世。


【作品评介】

柳亚子先生早年即心怀祖国,追求进步,系清末进步文学团体“南社”发起人之一,曾任南社社长,被称为“三吴才子”。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1925年参加主持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的工作,与宋庆龄、何香凝一同被誉为国民党“三贤”。他积极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情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蒋介石通缉,流亡日本。1928年回国后,从事反蒋民主运动。抗日战争日期,与宋庆龄等从事抗日民主运动。皖南事变后,在香港同宋庆龄、何香凝等致电蒋介石,要求撤销剿共部署,发展各种抗日力量,因反对蒋介石的错误政策,被国民党开除党籍。1945年10月与谭平山等正式成立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积极参加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在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期间,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为抗战做出了积极贡献。

1932年,十九路军与日军与日军作战时,柳亚子即与宋庆龄、何香凝一道为前线将士捐献衣物,并建立伤病医院。上海沦陷后,柳亚子愤于日寇侵华,决心以死相抗,立下遗嘱:“余以病废之身,静观时变,不拟离沪。敌人倘以横逆相加,当誓死抵抗,成仁取义,古训昭垂。束发读书,初衷俱在,断不使我江乡先哲吴长兴、孙君昌辈笑人于地下也。”上海成孤岛后,柳亚子不为敌伪嚣张气焰所动,固守家中,有感于国家已到生死存亡关头,为砥砺全民誓死抗战决心,他把在上海的居所命名为“活埋庵”。此后,他在中共地下组织劝说下离沪赴港。抵达香港后,他把自己的寓所取名“羿楼”,以后羿射日自居,表示与日本侵略者不共戴天。“皖南事变”后,柳亚子亲自起草与宋庆龄何香凝彭泽民等四位国民党元老和国民党各中央委员的联合宣言,严斥蒋介石的卑鄙行径,并公开发表谴责之诗:“男儿自分殉沙场,抗战何愁岁月长。只是阋墙成恸哭,江南一叶泪纵横。”国民党八中全会邀他赴渝与会,柳亚子断然拒绝。在柳亚子缺席情况下,蒋介石以柳亚子“自离沪到港后,发表各种反国策言论”的所谓“违反国策罪”,开除他的党籍。柳亚子则以老同盟会会员和国民党元老的身份,宣布“开除蒋介石的国民党党籍”。日军侵占香港后,柳亚子在中共的精心安排下,在紧急大营救中被护送桂林,投入文化抗日的伟大洪流之中。

《柳亚子自述续编》以自说自话的方式,叙说生命历程,无疑令文本有了隐秘而趣意横生的韵味。先生仿佛一个旅人,沿着自己生命的河道,自源头而出发,娓娓道来,渐渐一条生命的宽阔大河,就展现在读者面前。

纵观全文,本书有两个鲜明的统一性,其一是主观与客观性的深度统一。这是一种浑然一体的审美结构,在传记文学中不是十分常见,但这本书尤其呈现出一种这样的气质。柳亚子是毛泽东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结识的老朋友毛泽东将《沁园春·雪》题赠柳亚子,并附信说:“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得到毛泽东题赠的《沁园春·雪》后,柳亚子很快作出了和词《沁园春次韵和毛润之咏雪之作,不尽依原题意也》。柳亚子先生重视文学的思想性,他反对叹老嗟卑的个人主题的吟咏,也反对批风抹月的流连光景之词。在诗风上,他崇尚唐音,承继夏完淳、顾炎武、龚自珍3家,贬斥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在词风上,他推崇辛弃疾,贬斥吴文英。在文风上,他反对韩愈和桐城派。作者时而娓娓自述,将自己生命与精神的双重轨迹同时铺陈而出,鲜明的主观性,带着作者的声音与行动,建构出一种浸润着个体命运温度的时空气场;作为革命文学团体的组织者,柳亚子以苦干实干的精神作了大量的工作。在大部时期内,南社社务的主持者,南社活动的中心人物,是他;《南社丛刻》二十二集的大部分的编辑、校印者,也是他;南社爱国精神和革命精神的坚持者,更应当首先数到他。因此,他理所当然地被公认为南社的代表人物。1926年5月,柳亚子赴广州参加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蒋介石在会上强迫通过了“整理党务案”。柳亚子当即与何香凝彭泽民等表示坚决反对。期间,柳亚子邀约了侯绍裘朱季恂等共产党员,一起去找了蒋介石,当即责问他:你到底是总理叛徒,还是总理信徒……由于柳亚子等真理在手,蒋介石默不作声。柳亚子未等结束,就返回上海,表示与蒋介石分道扬镳。人称他“拂袖南渡”。时而又仿佛一位他者,或一种奇妙的画外音,凸显出神秘的意味,画外音犹如对作者自身的揭示、解释与补充,从容自然中衬托出生命的一种别样质地,但迷人的是二者从未截然分开,恰恰你中有我而我中也有你,彼此交汇而行,逶迤同往,妙不可言。

其二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深度统一。作者在理性自述自己各种生命经历的时候,几乎如影随形地揭示着自己精神上的蕴涵,并且毫无刻意而为之,几乎完全是先生的精神质地的深刻呈现。现实中他是敢于与宋庆龄、何香凝等联名发电报责问蒋介石斥责蒋介石倒行逆施,破坏团结,破坏抗战恶行的革命家与斗士。1947年10月间,柳亚子接到何香凝、李济深写在白绸上的密信,他从沪上立即赴港。经商定于1948年1月,在香港正式宣告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担任了秘书长一职。这时,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频传捷报,柳亚子从此走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战胜利之后,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于1945年8月28日从延安飞抵重庆,与蒋介石进行谈判。在重庆的43天中,毛泽东除主持谈判外,还同社会各界朋友进行了广泛接触。本书从“说说我自己;我和言论界的因缘;柳亚子的诗和字、人物与交游;关于我的名号、五十七岁自传、榕斋读诗记、箫心剑态楼诗话、序与跋;日记;问题与主义;见解与主张”等等最为丰富与原始的层面,还原了百年中国百年人物的百年心路,重现了百年往事百年历史的百年记录,展现了中国百年风云人物中一个个体生命命运的全景式精神画像,零距离地通过一个人的精神,触摸一个时代的温度、以及一个体生命真切鲜活的脉搏。

而他更是一个以诗歌为武器的诗人,他的诗载着他的精神思考与锋芒,紧密结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激情,具有鲜明的战斗性。在中国近代诗歌发展史上,柳亚子诗词的“横空出世”,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亚子先生毕生都把宋代陈亮的这两句话:“推倒一世豪杰,开拓万古心胸”,既作为自己诗词创作的追求,又作为自己诗词风貌的写照。一方面,他把所谓“正统派”的诗人,都不放在心上;另一方面,他敢于在“宋派诗”牢笼一代、“同光体”风靡当世的现实氛围中,在南社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中,以恢宏的气魄,雄厚的实力,巍然独立地树起了一面“掀天揭地”、“震电惊雷”的诗歌旗帜。他的一生,正如他的诗一样,“感慨豪宕、沉郁深婉,热情奔放,独树一帜,开一代革命诗风,写了一部敢哭、敢笑、敢怒、敢骂的革命史诗”。这是一个人于命运的波澜中捕获的生命不枯不竭的意义,这意义令生命成为恒久,令记忆成为不朽,甚至洋溢着艺术的感人光泽;每个回忆,事实上都等同于一次对时间的重塑,世界的混乱无序因此被重新修正,无论是未经删节的、抑或是下意识被精神重塑的,都已经成为一种审美意义上的精神财富。而先生的一生,称得上是审美的一生,精神的史诗。本书正是以是以这样史诗气质,充满力量,并给予今天世风日下、物欲横流的时代以世俗的启迪。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