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评鉴 | 苏联卫国战争的见证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什捷缅科亲历记》评鉴

苏联卫国战争的见证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什捷缅科亲历记》评鉴


【点评人简介】

徐帮学,自由撰稿人,主要著作有《白话史记》《中国现代史评论》《中国文学史》等。


【图书出版信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什捷缅科亲历记》,什捷缅科·谢尔盖·马特维耶维奇著,毕长虹,李青译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出版。页数:295页,字数:23.5万,定价24.80元。


【作者介绍】

什捷缅科·谢尔盖·马特维耶维奇(1907—1976),苏联军事家,大将(1968)。主要著作有《新的法律和兵役》,莫斯科1968年版;《苏联陆军》,莫斯科1968年第2版;《战争年代的总参谋部》1-2部,莫斯科1973-1975年版;《苏军的解放使命》,莫斯科1975年版。

【作品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什捷缅科亲历记》是苏联军事家谢尔盖·马特维耶维奇·什捷缅科大将的战争回忆录,原名《战争时期的总参谋部》。什捷缅科1926年参加红军,1940年从总参军事学院毕业后即调总参谋部工作,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曾任作战部第一副部长、部长等职。1946年4月出任苏军副总参谋长。1948年11月升任总参谋长。1976年4月去世。

书中主要回忆1939年到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到苏联卫国战争最终胜利的历史,重点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双方的战略企图和用兵谋略,以及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是如何摆脱困境而逐步变被动为主动,并最终打败法西斯侵略者的。


作品点评

1.本书是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将帅的一本自传,作者描述自己的人生历程,尤其是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成长历程,充满人生正能量,堪称一本非常优秀的励志读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什捷缅科亲历记》一书作者什捷缅科是苏联著名大将,本书作者站在军事指挥的角度,首先解读了苏德战场各大战役的构思背景与策略剖析,谈及了苏德战场的方方面面,以及他作为作战部长的独到分析。除此之外,还介绍了关于反攻阶段的东欧与中欧战场的情况。

书中讲到1939年8月底的一天,苏联总参军事学院高等战略战役训练干部班的学员们被要求立即到总参作战部报到,受领参加基辅特别大演习的任务。当时德意法西斯在欧洲所造成的紧张局势,是这次演习的战略背景,这就是全书的开始,这就是二战即将拉开的大幕,这种描写一下子把人带到了充满硝烟和血腥的战斗现场。

就在去基辅的列车上,无线电广播了9月1日清晨德国闪击波兰的消息,为迎接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苏联做好了战争的准备,战争中的什捷缅科头脑冷静,见识广阔,工作勤奋,汇集分析情报、标示作战行动图、拟制作战报告、向部队下达命令和指示等干练准确,深得时任总参作战部副部长的华西列夫斯基少将的赏识。这位名叫什捷缅科的学员军官的仕途方向和命运也就由此而注定。

这种处变不惊与冷静的头脑,使得本书主人公在硝烟弥漫的二战中脱颖而出,慢慢走上了重要的岗位:1940年秋,什捷缅科毕业时,被点名分到总参作战部,做沙罗欣将军的助手,从此正式开始了他的总参谋部工作生涯。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什捷缅科深知正是这些极为复杂而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他以惊人的勤奋投入到工作之中。他暂离了家庭,放弃了娱乐,在工作岗位上食宿,甚至没有假日,没有换班,一昼夜只能睡5—6小时。为了理清思路、全盘地考虑问题,也为了能迅速地解答各种提问,他把基本的战役情况都记忆在脑子里。就这样,在人材济济的总参谋部,年轻的什捷缅科脱颖而出。1941年底,便被破格任命为近东处处长,晋升少将军衔。

什捷缅科以其较高的理论水平、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清醒的头脑、坚定稳健的性格和突出的军事才干,很快就赢得了斯大林的信任。他浑身充满能量,可以说他是一位极具感染力的人。1943年11月,斯大林亲自提名破格提升什捷缅科为上将。什捷缅科在总参和其他高级司令部工作了30多年,并担任要职,其中将近7年是在战争年代。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干不仅使战争年代的总参谋部成为统帅们反应灵敏的“头脑”,而且,在和平时期为苏联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和平时代的我们,认真阅读本书,让我们的内心充满正义感,对于树立我们远大的人生理想,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催人奋进的励志作用。

2.书中的细节描写,真实记录指挥部里的斗智斗勇,记录作者与指挥官们的交往,从不同侧面反映波澜壮阔的战争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无穷想象的空间,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亲历者,什捷缅科在这本自传体著作中并没有一板一眼地回顾战争,也没有重点描写那种战争的残酷和壮烈,而是从战场指挥的角度重点介绍了苏联卫国战争的始末,用平铺直叙的方式娓娓道来,让人读起来倍感亲切。

 比如书中这样的细节再现出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激烈画面:

1941年9月是战争时期最紧张艰苦的一个月。我们的压力很大,在莫斯科、列宁格勒、乌克兰,德军加紧了整个战场的攻击。整个战役形势越来越对我国极为不利,基辅在死守了70天后失陷。但基辅交战为我军赢得了宝贵的防御时间,制止了德军在西南方向的迅速扩张。而最重要的还是延滞了德军向莫斯科方向的进攻,并重创了准备用来对莫斯科实施总攻的德军古德里安第2装甲集群。9月末,德军由博克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已经集结了100多万人,1700辆坦克,1.4万余门火炮和迫击炮,并得到强大航空兵的支援,准备进攻莫斯科……

还有一些情节体现了卫国战争时期的一些战略制定和调整:

1942年夏天,酷热而干燥,仿佛石头都要被融化掉了。然而,苏德战争的战事比起天气来还要炽热。德军在南方拼命地向前进攻。必须找到粉碎敌人的计划和歼灭敌军的方法!

苏联最高统帅部和希特勒德国大本营成了双方战略家斗智的战场。战争的胜败不仅取决于双方兵力兵器的数量和质量,而且取决于谁能找到最终扭转战争进程的最好方法。我们总参谋部的全体军官都懂得这一点并为之全力以赴。

我们知道,制定和调整战场战略,一定有激烈的争论和反复,作者似乎轻描淡写地勾勒出了卫国战争期间苏军指挥部如何进行决策的一幅幅画面,没有自吹自擂,没有歌功颂德,所以我们阅读本书,也能看出作者作为著名军事家为人处世的低调和谦逊!关于这一点,我们从书中“什捷缅科如何用圆润的处世之道化解了铁木辛哥对他这位年轻人的不信任”这一段让人记忆深刻的描写中,也能看得出来:

 在苏联卫国战争爆发的初期,曾在国内战争时期驰骋疆场的老将们,如铁木辛哥、伏罗希洛夫等,首先挑起前敌指挥的重担,同时也有一批新的年轻军事家,如朱可夫、什捷缅科等相继脱颖而出。但是这些老将们总是对年轻人的能力有所怀疑。所以,在战争进行当中,元帅铁木辛哥受命去波罗的海,协调一、二方面军的行动,什捷缅科作为他的参谋长同行。他知道这位元帅十分厉害,而且对他也很不屑。

  铁木辛哥首先对什捷缅科发出了一连串的责难:“为什么派你跟我一起去?是想来教育我们这些老头子,监督我们的吧?白费劲!你们还在到处玩的时候,我已经不知经历了多少场战争了,为了给你们建立苏维埃政权而奋斗。你军事学院毕业有什么了不起!革命开始的时候,你才几岁?”这些话,已几近侮辱了,但是什捷缅科却老实地回答:“那时候,刚满十岁。”接着又平静地表示对元帅非常尊重,准备向他学习。铁木辛哥最后说:“算了,外交家,睡觉吧。时间会证明谁是什么样的人。”

最终,时间确实证明了一切,他们同甘共苦了一个月,在一次晚间喝茶的时候,铁木辛哥就离不开什捷缅科了,后来,铁木辛哥亲自向大本营提出要求,调这个晚辈来他身边。

3.作为二战人物回忆录,本书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不但有利于激发人们为正义斗争的勇气和献身精神,而且启示人们在和平的年代要以正确的态度去回顾战争、珍爱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什捷缅科亲历记》自出版以来一直获得了苏联以及各国读者的普遍赞誉,是一部最有价值的苏联军事家回忆录。

此书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其作者、杰出的苏军统帅和军事将领是作为目击者和参加者,以其深厚的爱国热情,全面、客观地描述历史事件的。其次,作者在生动而客观地陈述大量真实史料的同时,令人信服地介绍了苏维埃国家军事史中的重大事件,不仅引起了读者的兴趣,还唤起了他们对往事的反思。这本书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它教育人们积极奋勇地保卫自己的祖国,为祖国的自由和繁荣去肩挑重担,建功立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一次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危害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参战国最多、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战争,给人类世界造成了非常巨大的、深远的影响。2015年,在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推荐阅读《第二次世界大战什捷缅科亲历记》这本书,对于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具有非凡的意义。


文章分类: 学会动态
分享到: